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254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郑波光,,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20世纪中国小说有"国家叙事"与"日常叙事"两大叙事法则。"国家叙事"为主流,表现"人生飞扬",其共性强。30-40年代,国家叙事原创性强,有茅盾社会分析模式、丁玲意识形态模式、...
[期刊论文] 作者:郑波光, 来源:集美大学教育学报 年份:2000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修订本 )》体现了现代科学理性与现代人文理性的结合 ,在作家作品分析上 ,采用许多新方法。在教学中 ,既要以教材为主 ,又要丰富扩充教学内容 ,对于教...
[期刊论文] 作者:郑波光,,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2
近年来,王蒙同志在小说创作方面作了一些新的探索,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的注目。对这些探索,除了表示赞赏者外,也有一些不同的意见。这些不同意见,不仅反映了对王蒙创作本身的不...
[期刊论文] 作者:郑波光,,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6
【正】 理解作家是每个评论工作者应当信守的一条原则,是评论作家作品的基本前提。但是,理解作家却不是一件很容易办到的事。我认识郑义大约是在一九八二年,在山西作协、《山...
[期刊论文] 作者:郑波光,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1998
20世纪中国启蒙浪漫主义文学思潮○郑波光20世纪,制度的更迭,时代的推移,文学的流变,在中国犹如万花筒。现在,20世纪快要结束,20世纪中国文学,包括它的创作和它的理论,已经可以作为一个比较完......
[期刊论文] 作者:郑波光,,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1990
河南中原农民出版社新近出版陈继会的《理性的消长——中国乡土小说综论》,是一部颇有价值的现代文学学术研究专著。该著以五四新文学运动头一个十年——二十年代为起点,以八...
[期刊论文] 作者:郑波光,,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1984
【正】 李国文的长篇小说《花园街五号》里的吕况,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物。小说发表一年多来,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如韩潮、刘钊、丁晓、吕莎、殴阳慧等,评述较多,而吕况评述较少...
[期刊论文] 作者:郑波光,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7
1 情感,是一种极富活力的生命形式,它具有极宽的涵盖面,我们似乎很难从它所附着的生命体中,将它断然地分离出来,进行孤立的研究。动物也有类似于人的“情感”,艺术作品...
[期刊论文] 作者:郑波光,,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1987
赵树理是一个时代。山西是赵树理的故乡。在赵树理时代感召下,不但产生了赵树理,而且产生了一批赵树理式的作家,这批作家,又比较集中地聚集在黄土高原的山西地区,从而形...
[期刊论文] 作者:郑波光,, 来源:沧桑 年份:1994
大约在1985年,北京的大型文学杂志《当代》,以显著位置发表一组山西青年作家的中篇小说,在这期的编者按语中,以激赏的口吻写道:“晋军崛起,值得注意。”这短短8个字,在...
[期刊论文] 作者:郑波光,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02
“叙事法则”不是叙事学的概念,它与叙事学概念的区别,是叙事学更侧重于纯形式,而叙事法则侧重在内容的模式方面。本文的历史起点是20世纪中国文学(以小说为主),但是,既不牵涉“文学传......
[期刊论文] 作者:郑波光,,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8
赵树理崛起于战争年代,战争的环境要求于文学的,不是精雕细镂,而是直接的实用功利目的。因此,为动员千千万万文化很低的群众,投身于民族革命战争的洪流,文学创作的第一...
[期刊论文] 作者:郑波光,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1
刚刚读完周扬翻译的列夫·托尔斯泰的这部名作,这是第二次读。第一次读是在大学求学的时代,中间已经过去了近三十年的时间。这次重读,我一开始就被这位作家高雅的叙述风度、...
[期刊论文] 作者:郑波光,,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1
一般游记散文,似乎不外有写景、写倩、写事、写物、写意、写心的细别,写情、写意、写心似乎是一回事,其实也是有细别的,写心似乎更多带着主观沉味思考的痕迹。朱自清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郑波光,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3
在六十年代本刊曾就历史剧问题展开过讨论,当时有不少同志发表了有真知灼见的文章。这几年,历史剧的创作又有兴旺之势,值得探讨的问题仍有不少,其中关于史剧理论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郑波光的《试论史剧理论与悲剧理论的区别》,发表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见解,其......
[期刊论文] 作者:郑波光,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郑波光,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3
【正】 王蒙近作中,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提出了美学研究尚未涉猎的一个颇有意思的新课题——不足。不足,是的,不足应当成为美学研究的新范畴。它不完美,但显然不是丑恶的;它决非...
[期刊论文] 作者:郑波光,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4
【正】 第一遍读《杂色》,总是情不自禁地被作品中那种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幽默所打动,发出会心的微笑来。第二遍,第三遍……,随着对作品所包含的深意的逐渐省悟,就笑不大起来了...
[期刊论文] 作者:郑波光,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本文对当代散文诗名家郭风的艺术风格,从“自然的陶醉”、“童真的视角”和“哲学的扬弃”三个重要方面作了深入细致的论析,指出“散淡”是作家的个性特征,也是他散文诗作品的风格特征。并进一步指出,象郭风作品所体现的“散谈”、“怡人而不累人”,正是散文诗所应有......
[期刊论文] 作者:郑波光, 来源: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1
赵树理的创作是一种文学创作的政治文化机制.它由三部分构成:形式的大众化、通俗化;情节的"胜利故事"模式;歌颂基调.赵树理创作模式是对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的拒绝....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