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3.130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颂声, 来源:铁道运输与经济 年份:1996
广深线是我国的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在目前客车对数不多的情况下,现行分工办法是可行的,但为扩大运输市场,必须向高速度和高密度方向发展。因此,必须改造两头普速地段,并使之延长;统一......
[期刊论文] 作者:陈颂声,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今年是鲁迅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和创造社成立六十周年的纪念日。鲁迅和创造社不朽的战斗业绩,双双给中国现代文学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纪念。创造社同鲁迅既相互支持和推动,也有过激烈的笔战。但尽管如此,鲁迅同创造社的矛盾,毕竟是革命文学队伍......
[期刊论文] 作者:陈颂声,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最近,我们为了编纂《创造社资料汇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丛书”之一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编),在广泛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当年国民党政府对进步文学社团横加迫害的一批反动文件,其中关于查封创造社的就有一九二九年一月十六日《国民党中......
[期刊论文] 作者:陈颂声,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2
鲁迅和郭沫若是中国现代史上双峰并峙的两位文化巨人,是我国文化战线上两面光辉的旗帜。这,已成为公正的历史结论。他们同是有过艰苦的战斗历程,同样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不朽的贡献。鲁迅和郭沫若相互敬慕,相互支持,并且有过联合起来的实际行动,但彼此又曾发生过激......
[期刊论文] 作者:陈颂声,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0
叶蜚声教授因脑溢血突发,不幸于1998年8月23日在北京去世。噩耗传到澳门,我们都悲恸不已,《澳门日报》登出讣告和叶教授的遗照,澳门大学中文学院即时向全院师生通告了这一令人深为惋惜的......
[会议论文] 作者:陈颂声, 来源:2001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 年份:2001
本文介绍了国外防紫外线技术在纺织品上的应用及我国生产的防紫外织物产品的性能特点,检测标准.,...
[会议论文] 作者:陈颂声, 来源:新世纪全国紫外线防护与利用学术大会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陈颂声,邓国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4
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中国诗坛社是南中国最大的诗歌团体,它不但对华南的诗歌运动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全国也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过去,由于忽视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人们对它...
[期刊论文] 作者:陈颂声, 邓国伟,, 来源:广东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这份《中国诗坛》总目录是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搜集才得以完备的。一份到解放前夕才停刊,与现时相隔并不太远的刊物,本来不至于如此之难找,但由于它出版于战争环境,后又经...
[期刊论文] 作者:陈颂声, 邓国伟,,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鲁迅自1927年南下广州之后,对广东新文学运动反复进行“五四”思想启蒙工作,是广东新文学运动的播火者和拓荒者。30年代以后,广东文学的繁荣与鲁迅精神的影响是有密切关系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颂声;邓国伟,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在一百多年前曾经说过:“如今,作一个诗人——这意味着用诗的形象去思索,而不是象小鸟一般以美妙的声音去鸣啭的。要想作一个诗人,不需要那炫耀自己的琐屑的意愿,不需要那无所事事的幻想的梦,陈腐的情感和华丽的忧郁,需要的是与当......
[期刊论文] 作者:陈颂声;邓国伟,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华南的新诗歌运动,在抗日战争初期特别活跃,发展异常迅猛,诗歌刊物不断涌现。其中,《诗场》是一份应予重视和肯定的刊物,因为它在这个运动中起了很好的作用,同著名的《中国诗坛》有非常密切的血缘关系。1936年秋,广州艺术工作者协会(简称“艺协”)的诗歌组同人......
[期刊论文] 作者:陈颂声;邓国伟,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为纪念著名的《中国诗坛》创刊46周年,中山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研究室于9月1、2日召开“《中国诗坛》学术座谈会”。到会的代表,主要有在广州的原《中国诗坛》的中坚人物或积极分子陈残云、陈芦荻、鸥外鸥、李育中、叶舂、野曼、郑树荣、马冰山、李又华、楼栖、......
[期刊论文] 作者:吕剑, 陈颂声, 邓国伟,,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1996
我与在广州出版的《中国诗坛》很早就发生关系了。一九三七年冬,我从故乡山东撤退到武汉,那时我还不满二十岁,喜欢文艺,自己寻找诗集和诗刊来看。最早看到的诗歌期刊中...
[期刊论文] 作者:李英泉;苏崇明;杜丽秋;陈颂声,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5
邵荃麟等同志说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大多数是“不好不环,亦好亦坏,中不溜儿的芸芸众生”,是动摇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之间的“中间人物”,又说“文艺的主要教育对象是中间人物,最进步最先进的人,用不着你教育”,所以得出结论,要用“中间人物”教育“中间人物”。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