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862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霍海红,,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1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条赋予法官证明责任配置自由裁量权,在我国现阶段并不合时宜。我国尚未确立科学的证明责任配置一般规则,司法实践中的裁量需...
[期刊论文] 作者:霍海红,,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0
关于《民法通则》第137条"20年期间"的定性已经出现了除斥期间、最长诉讼时效期间、最长权利保护期限、最长期间限制等四种学说,其中前三种学说都没有显示"20年期间"产生的制...
[会议论文] 作者:霍海红,, 来源:清华法治论衡 年份:2006
所谓证据意识,即“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对证据作用和价值的一种觉醒和知晓的心理状态,是人们在面对纠纷或处理争议时重视证据并自觉运用证据的心理觉悟”。常听人说: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霍海红,, 来源:当代法学 年份:2004
证明责任机制作为解决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进行裁判的法律技术和方法,尽管意义重大,但它毕竟有着自己的限度。它存在着事实拟制的"错误",存在着被扩大化使用的危险,必须不断履...
[期刊论文] 作者:霍海红,,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09
证明责任双重含义说的出现带来了证明责任理论的世界性革命,我国20世纪80年代复兴的证明责任理论研究也是从它开始的。然而至少在中国语境中,双重含义说的概念框架无法完成区分......
[期刊论文] 作者:霍海红, 来源: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2003
证明责任作为解决事实真伪不明的法律技术与方法 ,被称为“民事诉讼的脊梁” ,但长期以来 (尤其在我国 )其特有的功能却未得到人们的认识和关注并进而取得独立的地位。本文通...
[期刊论文] 作者:霍海红,, 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 年份:2013
程序与法治内在关联,作为基本程序法的民事诉讼法伴随社会主义法治进程而发展,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事诉讼法理论,主要包括:以辩论权为中心的辩论原则、实体与程序相结合...
[期刊论文] 作者:霍海红,, 来源: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2007
契约理念与制度引入民事诉讼是民事诉讼法私法精神的回归,充分表明了其与民法所具有的某种亲缘关系。契约理念与制度的引入具有深厚的伦理基础,它不仅彰显和保障当事人的主体...
[报纸论文] 作者:霍海红,, 来源: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年份:20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事法领域的程序与实体关系经历了“主从论”、“独立论”和“互动论”的话语变迁,这种话语变迁折射出中国语境中程序与实体关系的时代特征、观念转型、制度...
[期刊论文] 作者:霍海红,, 来源:法商研究 年份:2011
自认制度的建立基础在于民事诉讼处分原则,自认撤销规则的设立宗旨在于对自认"意思瑕疵"的确认和纠正。我国现行自认撤销规则表面上兼顾了"意思"和"真实",实质上却是对"真实"...
[期刊论文] 作者:霍海红,, 来源:中外法学 年份:2015
无因果关系即免责是共同危险行为规则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国际通行做法,我国《侵权责任法》第10条应作此解释。将《侵权责任法》第10条解释为"不许共同危险行为人证明无因果...
[期刊论文] 作者:霍海红,, 来源: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我国《民法总则》规定了依然较短的3年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与《民法通则》相比只进行了微调,恐怕与如下三个认识不足或误区有关。第一,低估了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过短对其他诉讼时...
[期刊论文] 作者:霍海红,,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2
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法大多规定了"被告答辩后须经其同意"的撤诉条件。〔1〕《德国民事诉讼法》第269条规定:"(1)原告只能在被告未就本案开始言词辩论前,可以不经被告同意而撤回诉......
[期刊论文] 作者:霍海红,, 来源: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2
《民法通则》第137条确立了法官裁量延长时效的"兜底"规则,然而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规则缺乏足够的正当性论证和实效性检验。延长规则试图发挥的兜底功能已在中止和中断规则内...
[期刊论文] 作者:霍海红,, 来源:中外法学 年份:2012
源于苏联的胜诉权消灭说,在我国民法学上长期居于通说地位,但我们的理解存在"名"与"实"的混淆。除苏联法学的强大影响,我国胜诉权消灭说之"名"的形成基于两点:一是对权利消灭...
[期刊论文] 作者:霍海红,, 来源: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权利人撤诉后,因起诉而生的中断效力归于消灭,因为起诉是"独立"中断事由,它不依附于"请求"事由;起诉是"程序性"中断事由,要遵守程序法逻辑。中国式撤诉规则及其实践、起诉难...
[学位论文] 作者:霍海红,, 来源: 年份:2008
民事证明责任是一项极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题,也是一个存在诸多争议和误解的问题,对于缺乏证明责任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传统的我国而言更是如此。即使是对于“证明责任是什么...
[期刊论文] 作者:霍海红,,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0
对未定期债权时效起算,我国学界存在"债权人请求时"和"债权成立时"两种方案之争,即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颁布也未结束争论。未定......
[期刊论文] 作者:霍海红,, 来源:法学论坛 年份:2004
物权变动的公示问题是物权法的一个重要问题和重要制度,各国对此采取了不同的立法例,学界也多有争议.本文认为,物权公示作为一项原则,我们对其理解和把握,不能仅仅停留在直接...
[期刊论文] 作者:霍海红,, 来源:现代法学 年份:2008
我国《民法通则》及《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对诉讼时效法律效力的规定实质上是一种“干预”模式,这种模式既不符合诉讼时效制度的本来目标,也不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