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177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麻治金,, 来源: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鲁迅研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王得后,钱理群,王富仁,汪辉,朱正等一代学人奠定了基础框架。在我看来主要体现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对鲁迅史料的搜集和校正,一个是“回到鲁迅”的...
[期刊论文] 作者:麻治金,,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18
对李健吾文学批评的研究不应当忽视李健吾的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内在关系。李健吾的小说创作和文学批评面对的是现代中国的问题。李健吾小说创作的“有意”,内含了其对中国现代文......
[期刊论文] 作者:麻治金,,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中国古典文学批评是李长之文学批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李长之的人格理想和民族文化理想,而且在整体上可以看出李长之精神上和文化选择的变化。从李长之身上的这种变...
[学位论文] 作者:麻治金,, 来源:汕头大学 年份:2011
本文通过将钟敬文散文作品作为“心史”来整体把握,企图建构以钟敬文为个案的文化意识。以一个青年研究者的立场,在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历史的观照下,深入钟敬文的精神世界中,触...
[期刊论文] 作者:麻治金,,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15
郁达夫早期小说所叙述的"我"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史内容,"我"作为世界的本质或普遍原则,是使中国现代思想和文学之所以为"现代"的根本,思想和文学正在不断通过对"我"的倾诉而获...
[期刊论文] 作者:麻治金,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20
在艺术表现层面上,"典型论"中所强调的人物与环境关系对艺术真实性的把握,使李健吾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之间存在某种共通性,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李健吾得以继续从事文学批评特殊...
[期刊论文] 作者:麻治金,,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17
90年代初期的“人文精神危机”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张贤亮的小说从《灵与肉》到《习惯死亡》描述了中国知识分子从“劳动神圣”的语言体系里挣脱出来后却处于严重的“...
[期刊论文] 作者:麻治金,,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14
被我们当下所言说的这个作为概念的“中国”并非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近代以来产生出来的,是思想在这段历史里活动的主体,也因此,这种思想才被称作中国思想。它是中国思想史的核心......
[期刊论文] 作者:麻治金,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21
与985、211之类中国高校相比,地方高校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师范教育,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也更为深远.但由于地方高校属于中国高校相对较低的层次,无论在师资能力和结构还是生源素质,都难以满足高校教育的理想.而作为师范教育中的中文师范专业所面对的困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