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51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龚巨平,,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2011
2008年9月,南京三山之原发现明太祖朱元璋最幼女宝庆公主墓葬。该墓为前后砖室券顶结构,墓前有绿釉琉璃构件,为研究明代公主墓葬制度提供了新的例证。墓葬遭破坏,仅存墓志,记...
[期刊论文] 作者:龚巨平,, 来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年份:2014
南京明代钟山告天文石刻发现于清朝乾隆年间,发现经过及部分告天文字著录于南京方志和陶澍文集中。因著录文字简略,对告天文具体内容和内涵向未见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结......
[期刊论文] 作者:龚巨平,, 来源:大众考古 年份:2016
塔庙当年甲一方,千层金碧万缁郎。开山佛已成胡鬼,住院僧犹说李王。遗像有尘龛坏壁,断碑无首立斜阳。惟应驻马坡头月,曾见金舆夜纳凉。两年前,徜徉在南京城西清凉山中,宋代诗...
[期刊论文] 作者:龚巨平,, 来源:大众考古 年份:2017
公元1633年,大明崇祯六年,五月。去世已五年、久未安厝的黔国公沐启元归葬祖茔,送丧队伍自南京沐王府出,浩浩荡荡向城南观音山(即今将军山)进发。走在队伍最前面的纸扎开...
[期刊论文] 作者:龚巨平,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年份:2019
龚巨平  铜镜源于古代的水鉴。水是透明的液体,具有天然的映照功能。远古先民在水边看见自己的倒影,发现静水能照彻容颜,原始的审美意识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凝视与端详中成熟。  人类自起源至今99.9%以上的时间里,都是以平静的自然水面作为镜子。今日许多地方将......
[期刊论文] 作者:龚巨平,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年份:2019
龚巨平  在中国传统宗法社会中,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一般都是“母凭子贵”“夫贵妻荣”。女性因丈夫、儿子的功业和声誉,获得家庭和社会的尊重与认可。事死如事生,这一点在女性的丧葬中依然有强烈的体现。  明代西宁侯宋晟三位夫人的墓葬就是一个非常典型......
[期刊论文] 作者:龚巨平,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年份:2019
龚巨平  在下西洋的途中,郑和有一位重要的搭档——王景弘。他和郑和一样,是明代伟大的航海家。  王景弘是福建漳平人,原名王贵通,景弘是皇帝的赐名。在明代宦官中,王景弘是可与郑和相提并论的大太监,两人同是出使西洋的正使。但这样一个重要人物,在《明史》中并无......
[期刊论文] 作者:龚巨平,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年份:2019
龚巨平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南京有不少相关的重要遗存,如龙江船厂遗址、郑和墓、洪保墓、浡泥国王墓等。  浡泥国王墓是国内仅存的两座外国国王墓之一(另一座是位于山东德州的苏禄国王墓),也是海丝申遗中唯一的外国国王墓遗迹,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
[期刊论文] 作者:龚巨平,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年份:2019
龚巨平  对一个喜欢喝茶、品茶的人来说,最好的茶具,莫过于一把紫砂壶。一壶在手,将我们的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品出的是一份宁静和超然。  紫砂是江苏宜兴一种特有的矿产,颜色以紫色最为常见,在宋人的诗词中又被称为“紫泥”“紫瓯”。以紫砂泥制作器物,可能在......
[期刊论文] 作者:龚巨平,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年份:2020
龚巨平  墙出现的历史极早,传说上古尧舜之世即开始做墙。《淮南子》记载“舜作室,筑墙茨屋,令人各去岩穴,各有家屋”。考古发现表明,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出现院墙、城墙等遗迹。  城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城墙是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元前3000~2000年的龙山时代和......
[期刊论文] 作者:龚巨平,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年份:2019
三山位于南京西南板桥大江之滨。南朝诗人谢胱“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李白“三山半落青天外”的诗句,让三山成了一处文化地标。明太祖朱元璋渡江进驻南京后,曾驻跸于此。洪武十三年敕建“三山讲寺”于山之南麓。三峰相连,中隐孤寺,钟韵霞标,涛声树杪,确为风景殊胜......
[期刊论文] 作者:龚巨平,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年份:2019
龚巨平  2019年是农历己亥年,俗称的猪年。  猪,繁体作豬,以豕为形旁,者为声旁。在《说文解字》中,豕部的字均与猪有关。上古先人造字首推象形,甲骨文中“豕”字即象猪形,长吻,大腹,四蹄,有尾,因此豕的本义是猪。  古人对不同年龄段的猪,有不同的称呼,豚指小猪,彘为大猪......
[期刊论文] 作者:龚巨平,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年份:2020
龚巨平  桥梁是架设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一橋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桥梁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说文解字》中,桥、梁两字异名同义,“梁,水桥也”“桥,水梁也”。但二者在形制上还是有所区别的。“梁”所代表的......
[期刊论文] 作者:龚巨平,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年份:2020
龚巨平  瓦是土木建筑中屋顶的建筑材料。有关瓦的起源,在文献上有不少传说记载,如《古史考》中说“昆吾氏作瓦”,《博物志》中说“桀作瓦”,说明瓦的发明时代甚早,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考古发现表明,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和使用。在陕......
[期刊论文] 作者:龚巨平,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年份:2020
龚巨平  觞是古代盛酒的器具,口部呈椭圆形,浅弧腹,口沿两侧有半月弧形双耳,平底,底下有饼足或高足。因其形状像酒器爵,两侧有耳,形如鸟的双翼,又名“羽觞”或耳杯。  《诗·周南·卷耳疏》中说,“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总名曰爵,其实曰觞。觞者,饷......
[期刊论文] 作者:龚巨平,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年份:2020
龚巨平  行走在南京的街巷中,常见带“井”字的地名,如金沙井、杨公井、凤凰井、同乡共井等。据统计,南京现存以井命名的地名有26处之多,足见井与人们生活之紧密关联。  在未有自来水之前,井是人们生活用水的最主要来源。井不仅是人们生活及生产所必需,同时也是身......
[期刊论文] 作者:龚巨平,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年份:2020
龚巨平  塔是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的一种建筑形式,在历史长河中,逐渐与中国传统木构楼阁相结合,得以创新发展,并遍及华夏各地。  在古印度佛教中,塔被称作“窣堵波”,或作“窣堵坡”,是梵文Stupa的音译,简称为“兜婆”或“塔婆”,主要用于供奉和安置佛祖及圣僧的遗骨、......
[期刊论文] 作者:龚巨平,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年份:2019
龚巨平  南唐李后主经常待在清凉寺内虔诚礼佛,留有“未尝归去宿龙宫”的诗句。  “塔庙当年甲一方,千层金碧万缁郎。开山佛已成胡鬼,住院僧犹说李王。遗像有尘龛坏壁,断碑无首立斜阳。惟应驻马坡头月,曾见金舆夜纳凉。”徜徉在南京城西清凉山中,宋代诗人刘克庄的......
[期刊论文] 作者:龚巨平,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年份:2020
龚巨平  何者为疫,在先秦时期虽见诸记载,但所指不详。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疫,民皆疾也。”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命义篇》中云:“温气疫病,千户灭门。”晋代吕忱在《字林》中云:“疫,病流行也。”从“皆疾”“千户灭门”“流行”等词语中可以看出,疫病......
[期刊论文] 作者:龚巨平,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年份:2019
龚巨平  与人声喧嚣、灯光旖旎的南京秦淮老门东相比,静处门东之东的周处读书台,显得十分落寞与萧瑟。  寻找周处读书台,颇为不易。薄暮冥冥,朋友带我在江宁路旁逼仄的小巷中穿行。曲径通幽,先是来到石观音庵。若非有门口的匾额和满墙的佛教宣传材料,谁也不会想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