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25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传令,薛祥煦,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96
1993年,本文第一作者在陕西蓝田锡水洞(34°25′N,109°25°E)曾发现大哺乳动物化石及古人类文化遗物的洞穴堆积物中,用筛洗法淘洗了4~5 t堆积物,并从中挑出...
[期刊论文] 作者:邓涛,薛祥煦, 来源:地层学杂志 年份:1997
真马(Equus属)首次出现曾被作为第四纪下限标志,近年来不断受到怀疑、甚至否定。然而,根据目前公认的2.5MaB.P.的第四纪下限,则真马在欧亚大陆的首次出现正与此界线吻合,从欧洲维拉方动物群、中国......
[会议论文] 作者:邓涛,薛祥煦, 来源: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 年份:1998
陕西山阳盆地白垩系山阳组中发现大量恐龙蛋化石,对恐龙蛋壳所作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碳、氧同位素分析以及电镜研究发现一些地球化学和结构构造的异常现象,其中锶(Sr)含量和富集系数的超高异常与恐龙绝灭问题有关。恐龙摄入过量的Sr而产生病变,其后果将使恐龙的器官功......
[期刊论文] 作者:薛祥煦,张云翔,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1996
本文从生物化石的性质、分布的与我国南、北方同期生物群的对比,分析了秦岭从中生代晚期以来各个时期上升的幅度。秦岭在三叠纪末期成陆后即开始隆起,但隆起幅度有限。白垩纪与......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晓晨, 薛祥煦,,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9
为了解中华竹鼠与甘肃鼢鼠对食物选择的适应机制,对它们的咀嚼肌及相关的骨学特征作了比较解剖,并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下颌运动方式及食物加工过程的咀嚼效率。结果表明:中华竹......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翔,薛祥煦,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9
本文从蓝田地区第四纪古哺乳动物群的结构变化入手,分析了该区古气候的变化趋势。进而从动物地理、动物生态等方面对其结论进行了验证,两者基本吻合。...
[期刊论文] 作者:尹凤娟,薛祥煦,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2
根据早寒武世疑源类在全球的古地理分布,并参考古地磁和动物化石等方面的资料,进行了早寒武世疑源类的古地理分区。结果表明:早寒武世在全球范围内可分为2个疑源类古地理大区,即......
[期刊论文] 作者:尹凤娟,薛祥煦,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1
通过对元古宙至寒武纪早期疑源类的分析研究表明:新元古代早期和晚期疑源类的辐射分别与全球范围内超级大陆(rodinia)形成及海洋中锶同位素87Sr/86Sr值显著上升,陆源物质增加...
[期刊论文] 作者:薛祥煦,张宏彦,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8
经过1977年和1995年的考察和发掘证实,陕西洛南龙牙洞是一个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1995年 ̄1996年又地其北洞进行试掘,发现许多石制品及化石。近洞底部有未经变动的石制品富集层。从多方面研究认......
[期刊论文] 作者:符俊辉,薛祥煦, 来源:石油实验地质 年份:1992
本文首次论述了河南镇平早白垩世白湾组的孢粉组合面貌及其特征。根据孢子花粉属、种的垂直分布,自下而上把白湾组的孢粉组合可分为两个亚组合。下亚组合以Classopollis-Scne...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翔,薛祥煦, 来源:地层学杂志 年份:1995
对陕西府谷老高川新第三纪“红层”岩石地层、磁性地层、生物地层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上第三系一般含有中新统上部及上新统下部。上中新统地层的时代相当于Turolian的中、晚期,古地......
[期刊论文] 作者:薛祥煦,李晓晨,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2000
描述并比较了在陕西大荔,碱阳发现的水牛化石,一为Bubalus teilhardi,与周口让第一地点相近,另一为B.youngi,与河南孟县的相似。占人缄天中国的分布至今仍集中在中国一东部,南、北方都有,其栖息环境与现代水......
[期刊论文] 作者:李永项,薛祥煦,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2002
在陕西洛南张坪洞穴的第四系中采得一些响蜥类(Tinosaurus)化石,有保存相当完好的上下齿骨和齿列,这是响蜥在第四纪的首次报道,使该属化石的地史分布从早第三纪延伸到第四纪....
[期刊论文] 作者:薛祥煦,张云翔,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3
认为随着古生物资料的不断发展和丰富,秦岭东段一些红色盆地中的地层可以明确的划分为下白垩统、上白垩统、第三系古新统、始新统、中新统、上新统及第四系。它们多能与其他地......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翔,薛祥煦, 来源:高校地质学报 年份:1995
庙梁亚期代表着距今7-5Ma期间的地质时期可归这一亚期的动物群有陕西腐谷庙梁动物群、甘肃武都龙家沟动物群、河南新安各地点动物群、山西保德地区部分地点的动物群,以及榆社马会组......
[期刊论文] 作者:薛祥煦,张云翔, 来源:兽类学报 年份:1994
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地理区可划分为古北界的北方区及其东北亚区,属东洋界的南方区及其东部位于二者之间的过渡区。南北两个区系的雏型早已出现,但非常明确而具体,且涉及到几乎各......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翔,薛祥煦, 来源:微体古生物学报 年份:1991
本文报道了陕西山阳盆地晚白垩世介形类8属16种(包括4个新种及3个未定种),建立了Cypridea-Talicypridea-Eucypris组合。该组合与国内外晚白垩世晚期非海相介形类组合相似。共...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翔,薛祥煦,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0
豫南、皖西晚期中生代地层可以划分为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及上白垩统。属于晚侏罗世的有毛坦厂组、黑石渡组、南召组及西谭楼组下段。白湾组下段可能也应归于此期。下白垩统是...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翔,薛祥煦,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1996
陕西府谷老高川发现的Dinocrocuta gigantea化石是目前我国该属最完整、最丰富的材料,包括头骨、上下颌、牙齿及一些肢骨。Dinocrocuta gigantea是一类头骨相当粗笨的食肉动物,但肢骨除个体大小与现代鬣狗的不同外,各......
[期刊论文] 作者:符俊辉,薛祥煦, 来源:西北地质科学 年份:1993
首次发现并系统研究了河南镇平早白垩世白湾组的孢粉组合及其特征,将其划分为上、下两个孢粉亚组合。上亚组合以Classopollis-Schizaeoisporites-Jugella-Cicatricosispori-t...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