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79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杨胜宽,, 来源: 年份:2010
郭沫若在20世纪40年代对历史人物的研究中,其关于曹氏父子的翻案性评价备受关注。近年来许多论者认为郭沫若替曹操翻案,是为了迎合当时政治需要甚至是毛泽东个人的喜好,但事...
[期刊论文] 作者:杨胜宽,, 来源:宜宾师专学报 年份:1993
宋神宗熙宁十年至元丰二年(1077——1079),苏轼先后被差任徐州和湖州的知州。在此期间,其讥讽新法的诗文视杭、密时期已大为减少。即使表达对新法及其推行者的不满,批评锋芒...
[期刊论文] 作者:杨胜宽,, 来源: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怨刺诗学观在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与批评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自《诗》骚以迄清代,时有消长,不绝如缕。三苏父子的诗学观念内容丰富,尤其苏轼的诗学思想,已经得到学界充分重视和...
[期刊论文] 作者:杨胜宽, 来源: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能体现一种文化的人格理想的行为模式,就是理想人格.在中西方的人格理论中,尽管各自文化传统所赋予的理想人格之内容各有不同,但认为理想人格是文化传统中能够经受时间检...
[期刊论文] 作者:杨胜宽,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2
米芾是与苏轼有着长达二十年交往的宋代著名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和文学家 ,他以为人疏狂、不合流俗著称 ,但对苏轼十分尊敬 ,师事之甚谨 ,是苏门的成员之一。本文根据有关...
[期刊论文] 作者:杨胜宽,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陈师道作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与苏轼的交往长达二十多年。过去对此重视不够,研究不充分。陈师道与苏轼的交谊,植根于他们对为人和交友的共同道德价值选择和在文学事业上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杨胜宽,,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苏轼早年在文学创作上推崇杜诗;晚年则推崇陶诗。他联系其立身处事来确定文学创作的风格、品位与价值,从而发掘出陶渊明、杜甫其人其诗的伟大价值,苏轼这种认识和评价作家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杨胜宽,, 来源:郭沫若学刊 年份:2007
郭沫若的新诗代表作《女神》是他早期受泛神论思想影响创作而成的。本文重点探讨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与以老庄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关系,并从意象分析角度,考察...
[期刊论文] 作者:杨胜宽,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8
苏轼早在出仕之初就把人生视为一个不定的和漫长的持续过程。为了减轻人因生命有限、宇宙无穷的强烈反差而产生的悲观绝望和心理失衡,他主张把人的有尽的个体生命纳入人类生命......
[期刊论文] 作者:杨胜宽,, 来源:郭沫若学刊 年份:2009
郭沫若的学术著作《李白与杜甫》已经问世40年了。学界对郭沫若"扬李抑杜"的评价倾向批评甚多,但所持的依据主要是书中批评杜甫的失当之处,很少对其批评李白的内容进行全面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杨胜宽,,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8
苏轼具有乐观的性格,超然旷达的人生观,和将生活趣味化、艺术化的不懈追求,他为后世文人树立生活范式者以此,他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喜爱者也以此。本文从谈谐放诞的天性、超然物...
[期刊论文] 作者:杨胜宽,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苏轼一生,数遭贬谪,然所作诗文,多闲适之乐,且与白居易相较,自有特点。他所体认的闲适之乐,其含义比白居易更深刻、更丰富,表现为旷达心境,忘身化外。“适意为悦”表现出苏轼的苦乐观......
[期刊论文] 作者:杨胜宽,,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回顾近千年来苏轼学术史的发展,在苏轼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也形成了不少研究苏轼的有效方法。我们今天研究苏轼,应该总结苏轼自己是怎样治学和创作的,用苏轼采用的一些研...
[期刊论文] 作者:杨胜宽,,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朋党是困扰北宋政治和文人命运的一个沉重话题。它不仅深刻影响了那个时代的政治进程和政治格局,而且对许多士大夫的进退荣辱与人生观都产生了直接影响。本文考察了从先秦以...
[期刊论文] 作者:杨胜宽,,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3
三苏的文化观,具有重人情、重变化、重实用等特征,其主要内涵涉及文化的起源、发展及价值取向等核心问题。用今天的眼光看,三苏文化观所体现的人本精神、时代性与进步性,对当...
[期刊论文] 作者:杨胜宽, 来源:郭沫若学刊 年份:1995
从郭沫若评价王安石说开去杨胜宽在郭沫若为之翻案的历史人物中,曹操、武则天、李白、杜甫、李岩都曾引起过强烈反响,甚至经久不息的争议,唯独王安石成为一个有趣的例外。1946到1947年,郭......
[期刊论文] 作者:杨胜宽,,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加强师德建设,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对于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为己任的高师院校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师德建设工作存在的突出......
[期刊论文] 作者:杨胜宽,, 来源:乐山师专学报 年份:1986
长期以来,文学界认识文学创作与宋代理学的关系时,无一例外地只看到其消极一面,把宋诗不如唐诗,甚至宋代诗歌的衰亡,都归结为理学之“障”所致;同时,宋诗的一个人所共知...
[期刊论文] 作者:杨胜宽, 来源: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诗言志、词言情,是宋代以来形成的普遍意识.那么,特别提出柳永词情来加以讨论,有何必要呢?首先,柳词言情固是历来评论家所共认的事实,然而就此而形成的评价上的分歧之巨大,争...
[期刊论文] 作者:杨胜宽,,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1993
苏轼继承和综合了儒道两家所标榜的理想人格思想,并根据宋代特定的政治气候,提出了“君子如水,随物赋形”的人格理想:不自为形而变化无方;看似随和柔顶而蕴藏着无坚不摧的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