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73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贺日政,高锐,侯贺晟,邓功,卢占武,郑洪伟,管烨,李秋生,张季生,,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年份:2009
羌塘含油气盆地是我国境内最大的中新生代海相沉积盆地.羌塘地体内的中央隆起将盆地分为南北两个盆地.中央隆起带构造属性认识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分歧,一是伸展环境下形成,整...
[会议论文] 作者:高锐,王海燕,卢占武,侯贺晟,李文辉,熊小松,郭晓玉,张季生,李洪强, 来源:第五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2
[期刊论文] 作者:高锐,周卉,卢占武,郭晓玉,李文辉,王海燕,李洪强,熊小松,黄兴富,徐啸,,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21
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使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隆升,地壳增厚和生长扩展。探测青藏高原深部结构,揭露两个大陆如何碰撞,碰撞如何使大陆变形的过程,是全球关切的科学奥秘。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是打开这个科学奥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二十多年来,运用这项高技术探测到青......
[会议论文] 作者:高锐,王海燕,郭晓玉,李文辉,张洪双,卢占武,熊小松,李洪强,徐啸,张新彦, 来源: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5
[期刊论文] 作者:卢占武,高锐,李秋生,贺日政,匡朝阳,侯贺晟,熊小松,管烨,王海燕,Klemperer S L,, 来源: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年份:2009
A test of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ing across the central uplift or metamorphic belt of the Qiangtang (羌塘) terrane, Tibetan plateau, provides a first ima...
[会议论文] 作者:李秋生,卢占武,高锐,马永生,朱炫,李仲远,郑天发,李朋武,王海燕,朱海华,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 年份:2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与中石化公司联合资助的大陆动力学重点项目,于2004年秋季一冬季实施了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野外资料采集任务由滇黔桂石油勘探局物探公司2293地震队承担,克服高寒缺氧和复杂地质条件等困难,高质量完成了总长259km的二维地震剖面.剖面北端起自......
[会议论文] 作者:李秋生,高锐,马永生,朱炫,李仲远,郑天发,李朋武,王海燕,朱海华,卢占武,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 年份:2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与中石化公司联合资助的大陆动力学重点项目《松潘地块北缘岩石圈结构及其与东昆仓-西秦岭造山带关系》,于2004年秋季-冬季实施了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野外资料采集任务由滇黔桂石汕勘探局物探公司2293地震队承担,克服高寒缺氧和复杂地质条件......
[会议论文] 作者:白金,邓攻,李秋生,管烨,贺日政,侯贺晟,卢占武,王海燕,李文辉,熊小松,高锐,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年份:2010
笔者系统总结了国内外莫霍面的研究现状,并对中国大陆已有及新采集的深部地震探测成果进行了收集整理分析。对其中84条深地震测深剖面莫霍面深度沿测线按照20-30km间隔进行采...
[会议论文] 作者:高锐[1]卢占武[1]熊小松[1]李文辉[1]邓功[1]曾令森[1]ChenChen[2]LarryBrown[2],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年份:2010
为了获取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技术在青藏高原腹地实施的大突破,获取巨厚地壳深部与Moho的有效反射,为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提供可靠证据,在国家深部探测实验专项“SINIPROBE”资助下,......
[会议论文] 作者:高锐,李文辉,朱铉,李秋生,王海燕,张季生,酆少英,李朋武,卢占武,刘金凯,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 年份:2009
[会议论文] 作者:Zhang Jisheng,张季生,Gao Rui,高锐,Li Qiusheng,李秋生,Guan Ye,管烨,Wang Haiyan,王海燕,Lu Zhanwu,卢占武,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 年份:2012
为了揭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岩石圈结构,探讨松潘地块的构造属性,本文通过高分辨率的深反射地震剖面、航磁异常和花岗岩同位素资料综合研究,指出松潘地块的下地壳存在晚、中元古代的变质基底,松潘地块具有扬子块体的构造属性。......
[会议论文] 作者:熊小松,白金,邓攻,高锐,李秋生,管烨,贺日政,侯贺晟,卢占武,王海燕,李文辉,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年份:2010
笔者系统总结了国内外莫霍面的研究现状,并对中国大陆已有及新采集的深部地震探测成果进行了收集整理分析。对其中84条深地震测深剖面莫霍面深度沿测线按照20-30km间隔进行采样,获得了2298个深地震测深莫霍面深度采样点;收集了687个宽频地震台站的莫霍面深度值,以......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燕,高锐,卢占武,李秋生,匡朝阳,刘金凯,侯贺晟,酆少英,熊小松,李文辉,邓攻,,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2010
深地震反射技术已被国际地学界公认为是探测岩石圈精细结构、解决深部地质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等西方国家和中国相继开展了深地震反射...
[会议论文] 作者:李文辉[1]高锐[1]李英康[2]王海燕[1]李洪强[1]侯贺晟[1]熊小松[1]卢占武[1], 来源: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4
本文利用经典二维射线追踪正演算法SEIS83对秦岭宽角反射与折射地震东西剖面6个大炮进行成像,其中对上地壳PG波初至走时进行了单独成像。上地壳速度结构清晰地刻画了汉中盆地...
[期刊论文] 作者:酆少英,李秋生,邓小娟,李井元,熊小松,卢占武,李文辉,王晓冉,吴庆宇,石金虎,,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20
青藏高原东南缘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侧翼,揭示该地区的岩石圈结构有助于完整理解青藏高原碰撞造山的动力学过程,对构建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框架至为关键.本研究对横过...
[会议论文] 作者:Gao Rui,高锐,Wang Haiyan,王海燕,Lu Zhanwu,卢占武,Hou Hesheng,侯贺晟,Xiong Xiaosong,熊小松,Li Wenhui,李文辉,Li Hongqiang,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 年份:2012
本文概述了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剖面、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南剖面、华北剖面、东北剖面四条实验长剖面背景和主要成果。...
[会议论文] 作者:高锐,朱海华,卢占武,管烨,白金,郑洪伟,马永生,朱铉,李秋生,张季生,李仲远,政天发,李朋武,王海燕,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 年份:2005
为揭示松潘地块-西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构造属性及其横向变化,为该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提供重要依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中石化公司资助下,本文开展了“松潘地块北缘岩石圈结构及其与东昆仑一西秦岭造山带关系”项目研究。......
[会议论文] 作者:高锐,马永生,朱铉,李秋生,张季生,李仲远,政天发,李朋武,王海燕,朱海华,卢占武,管烨,白金,郑洪伟,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 年份:2005
松潘地块位于中国大陆中央腹地,其主体形态酷似一个倒三角形,大地构造环境处于中国大陆东西及南北的结合部位。松潘地块平均海拔3500m以上,由于它特殊的大地构造环境和雪山、草地、沼泽等恶劣的高原自然条件,多年来,关于它的岩石圈内部结构、构造性质及其在中国......
[会议论文] 作者:李秋生[1]卢占武[1]高锐[1]马永生[2]朱炫[2]李仲远[2]郑天发[2]李朋武[1]王海燕[1]朱海华[1],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 年份:2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与中石化公司联合资助的大陆动力学重点项目,于2004年秋季一冬季实施了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野外资料采集任务由滇黔桂石油勘探局物探公司2293地震队承担,...
[会议论文] 作者:高锐[1]朱海华[1]卢占武[1]管烨[1]白金[1]郑洪伟[1]马永生[2]朱铉[2]李秋生[1]张季生[1]李仲远[2]政天发[2]李朋武[1]王海燕[1],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 年份:2005
为揭示松潘地块-西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构造属性及其横向变化,为该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提供重要依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中石化公司资助下,本文开展了“松潘地块北缘岩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