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9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功正, 来源:学术界 年份:1987
(一) 把中、西方美学置于同一座标图上,互为参照系,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在不同系统内的审美特性。虽然中国古典文化属于东方文化系统,但中国和印度之间又有所区别。中国人从总体上是入世思想,追求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统一,内心......
[期刊论文] 作者:吴功正, 来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郭沫若的先秦关学史研究,卓越地将审美形式和审美意识及其美学史结论融汇在一起,有着浓厚的经验理性色彩。他以青铜器皿上的器型、铭文和纹饰为切入点,从业经抽象的线条、图案和......
[期刊论文] 作者:吴功正, 来源: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作为学术史上相对年轻的中国美学史研究,依然存在着不少盲点、空白,整个领域存在着失衡和研究框架的跛足现象.这就要重新确立起研究对象和领域,实现美学思想和审美形态在总体...
[期刊论文] 作者:吴功正,, 来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中国美学史与中国史学史”作为一项新的研究命题,具有寻根、整合性质。它主要从四方面展开:史实为美学史输送了足可征信的原始资源,具有史料的直接性甚或惟一性,评述的权威性甚......
[期刊论文] 作者:吴功正,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08
著名明史专家王春瑜先生的近著《看了明朝就明白》以横排版、简化字和竖排版、繁体字同时在内地和香港印行以来,已成畅销书。该著为史域文坛吹进一股新风。书名颇为别致,《看了明朝就明白》,明白了什么?当然明白了明朝,但不全是。否则将是一部纯粹的读史札记,不符合王......
[期刊论文] 作者:吴功正,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4
六朝人的审美素质部析吴功正(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六朝出现中国历史上政治最动荡、黑暗,艺术、美学上最灿烂、活跃的非平衡性状态。它继先秦之后对美学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那么,衡量其美学进步的标尺是什么呢?我们认为,首先是人,是人们文化、审美素质的发育与提高.........
[期刊论文] 作者:吴功正,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1
初唐"四杰”诗的审美风格走向阔大、雄壮,体现了初唐人向上型的精神.山川景物和边塞诗文是其两大载体.羁旅生涯使"四杰”诗走向江山,开拓了生活和审美视野,孕育了诗审美的风...
[期刊论文] 作者:吴功正, 来源: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本文认为:民俗是人的族类风习凝结体,是构成文学审美的一种基因,它对中国文学审美影响颇大。民俗文化直接影响着中国文人的审美心态,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审美风貌。因此本文从几...
[期刊论文] 作者:吴功正,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7
【正】“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唐代诗人杜甫的这两句诗,精辟地表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时空观念。万里乾坤之大、百年时序之长都笼吸于心、眼之中。毋宁说这是一种非生理的心...
[期刊论文] 作者:吴功正,, 来源: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年份:1989
【正】 主体和客体,分别形成一种自足系统。当没有产生遇合或碰撞时,它们是自在的。尽管主体意识是物化晶体即审美品的最直接来源,但是,主体意识的形成或形成后的突然萌发,又...
[期刊论文] 作者:吴功正, 来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本文系统论述了南北朝文学各自的特征,所形成的地理、社会、文化环境基因.差异形成了南北文学各自的精神、风貌、形成了区域性文化丛体,形成了各自的文学个性、品格.然而,交...
[期刊论文] 作者:吴功正,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毛宗岗在对的评点中,强化了尊刘抑曹的正统观念,但对书中所涉及的兵燹灾难、军阀残暴、官盗相连等一系列现象作了抨击和嘲讽,表现出了历史的正义感.毛宗岗最大贡献...
[期刊论文] 作者:吴功正, 来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5
元代美学在众多领域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创新性成就.元代社会、文化对美学产生了深广影响,从而整合出众多的审美特征、审美理念、艺术事实和艺术精神.元代出现了多民族的文化-美...
[期刊论文] 作者:吴功正,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南渡的巨变改变了宋人的命运,由此,李清照青年、中年、暮年三个时期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其影响表现为:形成了巨大的历史伤感和怀旧意识;改变其生活内容及其方式;改变其人生...
[期刊论文] 作者:吴功正,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9
【正】 中国戏剧是综合性审美艺术,它具有戏剧艺术的一般特征:舞台性和文学性,又有自身的特点,用通常的戏剧术语来说,叫做“唱、做、念、打”,其中“唱”的比重较大,接近于歌...
[期刊论文] 作者:吴功正,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3
隋唐乐舞美学以其多姿多彩的形态、胡汉相融的特色,把中国的乐舞美学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隋代实现了南北统一,也实现了各民族乐舞的融合、中原乐舞和南方乐舞的融合.延及唐...
[期刊论文] 作者:吴功正,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初唐文人的总的历史使命是清算六朝美学,摆脱其影响,从而建立起自己时代的审美理想和审美形态,这个过程是蝉蜕进而新生的过程,最终由陈子昂完成了这一使命.初唐美学精神主要...
[期刊论文] 作者:吴功正,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丽化与俗化共时并生是初唐诗歌审美的特有现象。丽化以上官仪为代表 ,形成“上官体” ;俗化以王梵志为代表 ,这种审美趋向 ,开启唐及后来的通俗美学之路。Lihua and secula...
[期刊论文] 作者:吴功正,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01
唐代诗人张若虚、包融、张旭、贺知章合称“吴中四士” ,其文学审美成就体现了吴美学是精英美学或精致性美学的根本特征。这是吴人审美心理结构的体现 ,又积淀到吴美学史中而...
[期刊论文] 作者:吴功正,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04
宋初产生了一股隐逸闲淡的情调,形成了与初、盛唐不同的心态.这是中国文化、文学、美学史的一次重要转折和变化.它的形成由四部分人构成:一是隐士,二是诗僧,三是半僧半俗的士...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