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83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栾贻信,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7
视角独特寓意深刻——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范畴论》栾贻信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时代主题的国际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研究探索邓小平理论体系,是近两年理论界的重点和......
[期刊论文] 作者:栾贻信,, 来源: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正】 目前,我国的文艺批评,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客观论,另一种是主观论。客观论的批评主要偏重于作品自身的价值判断,主体的作用仅仅在于作品的思想内容阐发的是否精...
[期刊论文] 作者:栾贻信,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4
[期刊论文] 作者:周来祥,栾贻信,,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1
【正】 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和赏心悦目的艺术之宫,谁无爱美之心、审美之趣!但什么是审美,审美活动有什么规律和特点,却是美学研究的一个难题。本文就是想对审美的规律和根本特...
[期刊论文] 作者:周来祥,栾贻信,,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82
艺术的审美本质是一个似乎早已解决,实际上并未解决的重要的美学和文艺理论问题。《学习与探索》曾发表了两篇文章(八○年六期、何新《试论审美的艺术观》;八一年四期、...
[期刊论文] 作者:马龙潜,栾贻信,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本文从美学方法论的角度 ,以对东西方古典美学艺术本质观的论述为基础 ,结合当前的文艺实践 ,对艺术本质给予了现时代的规定。本文认为 ,西方古典美学和艺术思想的基本特征 ,...
[期刊论文] 作者:栾贻信,盖光,,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对于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所出现的一系列艺术典型,诸多研究者和各类教科书已经谈得很多了,但鉴于多年来研究方法的单一,我们的研究还缺乏对其进行总体性的审美把握。本文...
[期刊论文] 作者:栾贻信,马龙潜,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86
人的活动既是主动的又是受动的,但有的活动偏重于受动性,有的活动偏重于主动性,前者如认识活动,后者如价值活动。审美却把受动性和主动性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了受动性...
[期刊论文] 作者:马龙潜,栾贻信,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1988
【正】前一阶段,刘再复同志提出了他的“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这种理论把对典型本质的讨论,从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转移到分析典型性格的内在结构和心理机制的方面来,确给...
[期刊论文] 作者:栾贻信,盖光,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0
【正】 文艺批评是审美再创造活动,又是一种科学的理性思维活动,它有自身独具的艺术实践领域和审美形态结构。在具体的审美表现中,它又作为中介系统,沟通艺术家的审美创造和...
[期刊论文] 作者:马龙潜;栾贻信,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87
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学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周来祥教授,山东省高青县人,1929年生,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现任山东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文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文史哲》常务编委、《中国美学》主编、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理事、全......
[期刊论文] 作者:栾贻信,马龙潜,,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7
【正】 关于艺术的本性或本质,自古以来人们喜欢给它下个实体性的定义,客观论和表现论就是这种实体性定义的两极。这两极理论之间的冲突和对立至今也没有偃旗息鼓。我国目前...
[期刊论文] 作者:栾贻信;盖光,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90
文艺批评是一种审美判断和科学判断相统一的活动,因而它的尺度是审美性、社会目的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多维结构。这种多维结构表现出了综合效应:(1)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批评主客体的互为交流活动,作为一种动态的系统,它的内在尺度表现为一种动态结构;(2)从系统整体......
[期刊论文] 作者:马龙潜;栾贻信,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2000
本文以对教育与知识经济的关系、素质教育的整体结构特性的认识为基础,论述了当代审美教育观念和审美教育结构形态。认为,知识经济是特定意义上的教育经济,它促进了“经济-知识-教育”的关系向“教育-知识-经济”的关系的转化;素质教育是以主体教育为本位的教育,其本质是......
[期刊论文] 作者:马龙潜,栾贻信,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5
【正】 在漫长的人类美学发展史上,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两位奠基者,由他们所开掘的东西方古典美学这两条宽阔的美学长河,并驾齐驱地奔腾了几千年。也正是在他们各具特色的美学...
[期刊论文] 作者:马龙潜;栾贻信, 来源:高校理论战线 年份:1991
李泽厚先生把他的哲学与美学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概括为“由马克思回到康德再向前进”(《美学四讲》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4页)。而在这个逻辑行程中,他的《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以下简称《论纲》)一文具有承上启下的转折性意义和中介作用,是他整个人类学本......
[期刊论文] 作者:栾贻信,贾炳棣,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4
对艺术典型的研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逻辑的,一种是历史的。本文主要通过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艺术典型的比较,揭示不同历史形态艺术典型的本质和特点。两种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栾贻信;贾炳棣,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89
文学艺术是审美主客体具体关系的存在方式,是双重主客体的不同组合.人们一般把偏于客观摹拟的艺术称为再现艺术,把偏于主体情志的艺术称为表现艺术.这种对艺术的分类实际上是不够科学的,因为这种分类只揭示出审美主客体的量的关系,缺乏对审美主客体内在本质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栾贻信;张子礼,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9
哲学是对世界的总体把握。但哲学把握的是一个矛盾的世界,这种矛盾集中反映在人身上,所以哲学对矛盾世界的把握,也就是对人自身的把握。哲学所把握的矛盾世界有两个层次:第一,人与外部世界的矛盾;第二,人自身精神世界的矛盾。人与外部世界的矛盾主要源于哲学对人的特殊......
[期刊论文] 作者:袁俊平,栾贻信,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1
所谓精神劳动,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的需要和精神生产力转化为物质生产力为主要目的,以主体自身的精神素质的提高和促进社会的文明发展为职能,通过主体的智力和非智力能的发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