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06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杜钢建,,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1984
【正】 在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法学中,自然法学、分析(规范)法学、社会学法学是三大主流派。作为帝国主义时期垄断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们分别地适应垄断资产阶级在不同经济政...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马金芳,, 来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6
(5)法保障实行广泛的社会自治,扩大社会权力,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关系格局。法之所以必须而且能够成为国家回归社会的强大手段甚至是基本手段,根本原因就在于立法权是“市民......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刘旺洪, 来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1999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也是探讨和解决社会主义廉政建设的一个最重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小政府、大社会”是控制权力腐败的必由之路,也是廉政建设的必由......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公丕祥,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1995
强调效益是实现社会平等和社会正义的基础,就意味着允许社会主体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利,在权利结构的安排上应当更多地体现促进效益的原则;在法律的价值系统中,则表现为社会主体的自由和权利在法律现实中的比重不断增长,主体的合法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同时,社会平等又是效......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杜钢建,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83
一在现代西方法学中,自然法学、分析(规范)法学和社会学法学是主要流派。长期以来,这三大流派相互之间一直在进行着漫无休止的论战,似乎是势不两立的。各流派都坚持法律研究的某一侧面,对其意义无限夸张,同时尽量贬低或抹煞其他流派的价值。在这种旷日持久、错......
[期刊论文] 作者:金若山,吕世伦,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2016
借助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以法治理论的基本内容为视域,可以建构一个相对合理、完备的法治理论体系。就动力因而言,"人治"到"法治"的转化是基于对人性的不信任,直接动因在于防止统......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马金芳,, 来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6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法发挥作用的机制大致有伦理机制、政治机制、天人合一机制和保障自由机制.法通过确保公平、正义、诚实信用来实现和谐;通过保障民主和法治...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杜钢建,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1984
【正】 存在主义法学是西方二次大战后兴起的、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基础上的资产阶级法学流派。所谓存在主义哲学,是帝国主义时期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对于人的“存在”的危机...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邓少岭, 来源:法律科学 年份:2002
秩序与和谐既是法律基本的属性和价值,又是古典美的基本特征,所以,法律也有其秩序之美.周朝的礼法是这个方面的一个突出例子....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叶传星, 来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21
从法学角度看,恩格斯晚年创造性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巩固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法学理论。恩格斯系统阐发了国家和法的起源与演进理论,批判了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历...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张学超,, 来源:北方法学 年份:2008
邓小平的法治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法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成为中国新时期法制建设的行动纲领和重要指...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王卫平,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年份:1986
人们一般认为,在现代西方法学中,复兴自然法学、分析规范法学和社会学法学成鼎足而立之势,谓之“三大主流派”。三大主流派的各执一端是很明显的。按照J·霍尔的说法,三大主流派只是分别抓住了法的一个方面,它们分别侧重于研究法的价值、形式和事实。应当承认,这种说......
[期刊论文] 作者:金若山 吕世伦,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2016
摘 要:借助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以法治理论的基本内容为视域,可以建构一个相对合理、完备的法治理论体系。就动力因而言,“人治”到“法治”的转化是基于对人性的不信任,直接动因在于防止统治者的恣意。就质料因而言,“恶法”的性质争论远未结束,但追求“良法”是......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 任岳鹏,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2005
摘 要:宪法不是公法,而是高于私法也高于公法的根本法。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立,产生了公私法的划分,也就是市民法和公民法。现代社会,公私法的融合造成全新的社会法。社会主义国家应当自觉地把社会法视为政治国家回归市民社会的一条通途。  关键词:市民社会;政治......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叶传星, 来源:中国法学 年份:1993
现代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原始社会的组织结构、商品生产与交换和习惯权利及义务等都与法的产生有密切关系。现代西方人类学根据考古的新发现,提出了一些新的实证材料和理论观点,本文参考这些资料,对恩格斯关于法的起源的论述作了一些新的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薄振峰, 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 年份:2004
社会与国家在经历了曲折的合一与分离的往返运动之后,国家最终要溶于社会之中而实现向社会的回归。本文讨论了在具有长期专制主义传统的中国,法在促进国家不断回归社会中的作用,指出法是国家回归社会的桥梁,法必须也能够成为制约国家、特别是政府(行政)权力的重要力......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万其刚, 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 何远展,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14
摘要:作为我国民事司法显著特点的“调判结合”,发源于陕甘宁边区的司法实践。“马锡五审判方式”中采取“就地审判”和“共同评理”的做法,是“调判结合”产生的直接原因:而在儒家思想长期影响下形成的“得理饶人”的民间儒家文化心理结构,则是其产生的深层原因。中......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杨建顺, 来源:高校理论战线 年份:1999
一、建设法治国家要依照宪法治国中共十五大庄重地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安国兴邦方略。依法治国就是法治,即国家权力机关依法立法,行政机关及公务员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检察和审判。宪法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最系统、最集中的体......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萧延中;王振东;, 来源:法学家 年份:1993
本世纪20年代的"湖南自治运动"一直持续到1924年。在这个运动的初期,毛泽东不仅积极地参与其中,而且就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湖南共和国",提出了较系统的理论主张,力图通过完善合法的立宪程序,探求一个治理湖南和中国的理想方案,憧憬创设一种崭新的国家制度。毛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