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如相关论文
吴小如在《说〈赋〉》(《文学评论》一九八九年第二期一文)中对“赋”的本义与流变作了精辟的阐发。他认为,作为赋诗之义的“赋”字,在......
先师吴小如先生是海内外庋藏老唱片的大家.他在老唱片方面的研究,是他全部戏曲研究中的一个创新,亦是特别具有开拓性、奠基性的领......
【摘要】吴小如从小勤奋好学,饱读诗书,学生时代转益多师,他学养深厚,文史兼通,从《诗经》一直到梁启超,能全部贯通讲授,此外还能旁及中国......
2014年5月11日吴小如教授逝世。他是一位文史兼通的专家,特别是文学史,从《诗经》一直到梁启超,能全部贯通讲授,此外还能旁及中国小说......
“愚”作为自谦的用法,争议较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吴小如先生在《长辈对晚辈的谦称》一文指出:“‘愚’字确是以上对下、以尊对卑、......
《赤壁赋》以它优美的词章、空灵的意境、深沉的思辩在我国古代散文中熠熠生辉,同时凶为苏轼自身思想的复杂而使本赋的主要思想也说......
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入选人教版语文教材已有好几年了,课下对“参差十万人家”中的“参差”是这样注释的:“形容楼阁、房屋高低......
读吴小如先生的学生编写的《学者吴小如》一书,最过目难忘的是小如先生的冰雪精神,赤子之心。书中特别提及其少作对名家以及他的老师......
(本刊讯)北京大学教授、历史学家、《世纪》杂志顾问吴小如先生于5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吴小如原名吴同宝,1922年9月......
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学者,吴小如先生学术造诣深厚,在戏曲和古典文学研究等方面成就斐然,享誉海内外。而他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是......
夏山楼主(即韩慎先)1961年在中国唱片厂录制了一批密纹唱片。这件事的缘起却是由于京剧研究专家吴小如先生的穿针引线。......
一九四二年,俞平伯开始创作五言长诗《遥夜闺思引》,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俞氏应亲友之请,将《遥夜闺思引》题跋后分别抄送其妻妹许宝......
“我们来谈谈雪吧。”听到我这么说,女儿的眼睛开始放光,她端把小椅子坐到我面前。我们一起坐在阳台上,沐着冬日的暖阳。那时正是寒假......
1956年,我在天津戏曲学校求学时,书法大师吴玉如之次子、北大著名教授吴小如的胞弟吴同宾先生,任学校专业科副科长兼教研室副主任,年方......
行文之前我想先说一下我的一种感觉或体会:我一直以为爱一个作家与拒绝一个作家,如同爱一个演员或讨厌一个演员—样,完全是个人喜好的......
龙应台和《龙应台评小说》吴小如龙应台女士原籍湖南衡山,1952年出生于台湾高雄。她与一位德国科学家结婚,已有两个孩子,目前在德国法兰克......
【正】 小如师惠鉴: 尊作《根据【红楼梦】故事编写的京剧》已奉读,受益良多。对于《红楼梦》,我只是个一般读者,本无饶舌的资格。......
3月1日,《诗刊》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揭晓2013年度“子曰”诗人奖(诗词奖)和年度诗歌奖(新诗)两项大奖。吴小如以《吴小如诗词选》获得年......
翻阅李清照词集和各类诗词选本,会发现对《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一句,注释大不相同:一、认为是“憔悴枯萎”(1);二、认为是......
期刊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在张爱玲的研究史上,傅雷的时评《论张爱玲的小说》基于新文学的立场,吴小如的定评《读张爱玲的〈传奇〉》基于中国古典文学思想传......
今年6月30日是啟元白(功)先生逝世十周年的日子,也距吴小如先生去世一年有餘了。近日看到有人撰文,談吴先生的父親吴玉如先生與啟......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1950年初春,我方在南开大学中文系一年级就读。业师孟志孙先生对我颇加青目。一日,派人到宿舍传我到孟府。我到时,见一位青年......
<正> 读吴小如先生发表在《名作欣赏》1982年第1期上的《我对(醉翁亭记)的几点看法》,受到很多启发。但是也还有些疑问或联想,写出......
<正> 尊敬的吴小如先生: 您好!拜读了85年第一期《戏剧报》登载的先生的杰作《我的沉思》,不禁掩卷长叹,唏嘘不已。不知从哪来的一......
「开卷有益」与「杞人忧天」吴小如最近读到几本上海出版的散文总集,其中以罗竹风主编的《上海杂文选》(1993-1995)更有可读性。古人说“开卷有......
<正>吴小如先生的学问,绝非古典文学一个学科所可范围。有人称他是"文武昆乱不挡"的全才,的确,在文学研究之外,其京剧研究与书法艺......
<正>一连续几年,都有教材选文增删引发新闻围观,尤其是删除一篇读者耳熟能详的经典,教材编者不能给出让大多数人接受的理由,往往成......
记得十余年前,读到叶嘉莹先生怀念其师顾随先生的文章,文中特别谈了顾随先生的古典诗歌教学,有一段文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先生之讲......
吴小如先生的《古文精读举隅》,堪称中国文本细读的典范之作。这种细读,远绍汉唐注疏,中继诗文评点,近接小说评点,直承中国传统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