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犯独立性相关论文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自增设以来,就面临行为性质认定的争议.司法解释的出台并未使共犯正犯化的立法模式得到巩固,反而在共犯正......
2005年1月7日台湾“立法院”通过了刑法典修正案,此乃该刑法典实施70余年来最大规模修正,牵涉新的刑事政策、刑法基本理论调整和具......
在刑法法理论中,有关共犯性质的学说可谓莫衷一是、百家争鸣。我国有关共犯性质的权威学说是二重性说,然而此说对共犯的许多问题都不......
限制正犯概念与扩张正犯概念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构成要件观念,对此二概念不宜进行折衷,而只能是二选一的关系,且由于此二概念是共......
刑法理论博大精深,各种理论流派也是层出不穷,帮助犯的有关理论也是如此.在帮助犯理论中,帮助犯的成立前提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风险社会下,新兴的犯罪方式层出不穷,一些犯罪方式表面上披着“帮助行为”的外衣,实则已经具备了成立正犯所应具备的要件。这种“......
文章选取德国、日本、意大利大陆法系国家考察间接正犯立法现状,总结出大陆法系国家要么直接规定为间接正犯或视为正犯的一种形式;要......
对于陷害教唆这一教唆犯罪中的特殊问题,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但由于种种因素,从而导致了对这一问题的概念规范和可罚性论证呈现出多样......
共犯从属性与独立性理论,分别代表着资产阶级刑事古典学派和近代学派在共犯问题上基本学说和主张。前者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
【正】 刑法理论上的所谓共犯之共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那些非直接地向实行犯罪的人进行教唆或者给以帮助的人。在实践中常见的共犯......
教唆未遂相关案例在实践中很常见,然而我国刑法并没有明确规定教唆未遂的概念及其构成情形。立法的漏洞导致学者们对教唆未遂的概......
在刑法理论中,通常将教唆犯作为共犯的一种类型加以探究。共犯理论最为复杂,在刑法学界争议也最多,日本刑法学者中义胜曾感慨道:"......
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为视域,网络犯罪帮助行为正犯化不应该被视为共犯从属性之突破,其从立法原意上、形式上及实质上均以被帮助......
网络犯罪的不断蔓延趋势引发了人们关于网络安全的担忧,"共犯正犯化"立法模式的扩张正是社会要求周延保护法益的结果。但是,"共犯......
共犯从属性说以正犯着手实行犯罪为前提来限定共犯的可罚性,其虽有利于彰显人权保障机能,却无法充分实现法益的保护机能;共犯独立......
共犯从属性理论经历数次流变,仍不能完全评价实践中复杂的犯罪帮助行为。在帮助自杀行为中帮助者责任认定及网络领域犯罪帮助行为......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无序性是犯罪集团网络化的重要原因。虚拟空间中犯罪集团构成要件弱化、共犯意思联络隐蔽、共犯关系分化使得犯......
对于我国刑法第29条第2款的"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解释,学界存在基于共犯独立性说、基于共犯从属性说以及基于单一正犯体......
关于共犯性质之争主要集中于共犯独立性与共犯从属性的对立,进而在我国又产生了所谓的折中理论“二重性说”.综现这些学说的论证依......
共犯独立性说是主观主义刑法理论的归结,破坏了共同犯罪的结构特征与构成要件的定型性,存在明显的缺陷;共犯从属性说是客观主义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