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方法对灵芝菌丝体胞内三萜和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来源 :2012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ji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芝液体深层发酵培养过程中,采用液体震荡一静置两阶段培养法不仅不会降低菌丝体生物量,而且能够有效提高灵芝菌丝体胞内总三萜的含量和产量。研究发现,在静置过程中,上层为白色菌丝体,下层为黄色菌球;而且上层菌丝体总三萜含量和产量远远高于下层菌丝体。另外在静置阶段采用培养瓶不会影响灵芝菌丝体总三萜含量,却能够大大提高上层菌丝体的生物量从而提高了上层菌丝体总三萜产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表明上层菌丝体中含有的三萜组分种类比下层菌丝体多,细胞实验表明上层菌丝体的醇提取物对肝癌细胞HepG2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一些丝状真菌由于具有相对均衡的纤维素酶酶系,在生产纤维素酶方面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蛋白酶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纤维素酶的产量.PrtT是首次在曲霉属中报道的转录调控因子,它具有真菌特异性的GAL4类似的Zn(ⅡI)2Cys6双核DNA结合结构域,同时调控多种胞外蛋白酶的表达.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敲除了斜卧青霉114-2中PrtT的同源基因,获得了突变菌株ΔprtT,验证了PrtT的功能.同时
金龟子绿僵菌作为一种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不同害虫的生物防治。杀虫真菌对于寄主昆虫的侵染过程包括:识别寄主,形成附着胞,穿透体壁,定殖寄主体内及致死,突破体壁再形成孢子。我们在金龟子绿僵菌中克隆到一个与酵母转录因子ste12同源的转录因子,命名为Mast12,基因缺失突变体△Mast12失去杀虫能力。通过注射和浸泡两种方式进行家蚕毒力检测,我们发现突变体浸泡时杀虫能力基本丧失,而注射时的杀虫毒力不
Nomuraea rileyi is an important pathogenic fungus, which can successfully control S.litura.However, little is known on how S.litura responds to N.rileyi infection.A forward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
目的: 分析贵阳地区感染深部组织的白假丝酵母菌CAI区微卫星序列的多态性,探讨特定基因型和肺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CAI区微卫星法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鉴定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型.分析疾病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结果:75株白假丝酵母菌株中共有32种CAI-SSCP图谱,结合GeneScan分析结果证实为32种基因型.分析显示,分离自肺癌患者体内的白假丝酵母菌呈现相对集
目的:探讨临床上不同来源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对贵阳地区临床分离的155株白假丝酵母菌作25S rDNA Ⅰ型内含子基因分型[1],分析不同来源的白假丝酵母菌的基因型分布.结果:155株白假丝酵母菌经255 rDNA Ⅰ型内含子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基因A型105株(67.74%)、B型29株(18.71%)以及C型21株(1 3.55%),未发现D型与E型菌株.其中VVC来源的菌株中:
白色念珠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其致病性与胞内离子代谢以及形态转换能力密切相关.本研究首次在白色念珠菌中鉴定出一种参与铁离子代谢的线粒体转运蛋白家族成员Mrs4.白色念珠菌Mrs4除含有线粒体转运蛋白家族所特有的三串联重复Mito carr结构域,还具有多个跨膜结构域和线粒体定位信号.细胞学观察表明Mrs4定位于线粒体,对于线粒体管状结构的维持是必需的,进一步证实了Mrs4是线粒体转运蛋白家
会议
目的 探讨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PM)感染皮损局部的免疫病理损伤以及细胞保护性免疫.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A组:HIV阳性30例,B组:HIV阴性20例)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患者皮损组织和10例健康人(C组)局部皮肤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及炎性细胞CD4、CD8的表达.结果 1.皮损
Laccase is a copper-containing polyphenol oxidase mainly produced from white rot fungi.Although laccase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industrial and bio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antifungal caspofungin is a semi-synthetic derivative of the lipohexapetide pneumocandin B0 produced by the fungus Glarea lozoyensis.A whole genome sequencing approach has identified the pneumo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