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路径与功能制护理模式在游离足趾再造中的对比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hLea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与功能制护理模式在游离第二足趾全形造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4年10月手外烧伤整形科择期进行游离第二足趾全形再造术的患者8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17岁-52岁,平均年龄30.1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带血管的腓骨及皮瓣移植,修复四肢骨及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用腓骨转位修复胫骨缺损4例,游离腓骨移植中折叠移植3例,修复股骨下端2例、跟骨1例;单根移植11例修复胫骨、桡骨、跖骨;半面腓骨移植2例修复掌骨缺损。移植骨同时均带皮瓣修复骨及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经桡背侧入路带筋膜血管蒂桡骨茎突骨瓣移植结合加压空心钉固定治疗13例腕舟状骨陈旧性骨折患者,术中腕关节桡背侧切口,充分暴露桡骨茎突及舟骨,以桡动脉腕背支直达桡骨茎突的分支为蒂并携带周围筋膜组织,凿取大小适中带血管筋膜蒂骨瓣植入舟骨,加压空心钉内固定,管型支具固定患手于拇指外展腕关节中立位4周。
目的: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疗法与局部针灸疗法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泽40例足底筋膜炎的患者,患者被随机分为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疗法组(冲击波组)和局部针灸疗法治疗组(针灸组)两组,每组20例.选择第一次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末次治疗后及末次治疗后的4周作为观察时间点,该实验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强度,该实验采取t检验和卡方检验统计方法,并运用SPSS17.0软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压强下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在治疗岗上肌腱炎疗效上的差异,探讨压强对体外冲击波治疗肌腱炎的影响.方法:选择标准的岗上肌腱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15例.四组采用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各组压强分别为A组(2.5bar)、B组(3.0bar)、C组(3.5bar)、D组(4.0bar),治疗模式为2000震/次、频率10Hz,能流密度(energyfl
目的:本文通过在髋关节置换术前应用健康教育对术后康复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髋关节置换讨。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局部研磨展筋活血散治疗手屈指肌腱修复术后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手指关节功能活动、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观察对象,按首次来诊的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1利,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肌腱修复术后石膏外固定,并予各手指被动屈曲位行被动活动。拆除石膏后在医生指导下行功能恢复治疗,进行主被动手指功能康复锻炼,试验组配合电针及局部研磨展筋活血
目的:探讨人工单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并用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对本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住的12例行单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给予心理护理、测量双下肢肢体长度、备皮、皮试、床上练习使用大小便器、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等常规外科术前准备、术前及手术日晨给予温开水浴足并消毒包扎、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给予抬高患肢、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及引流管是否通畅等的情况
目的:探讨四肢多发骨折早期脂肪栓塞综合征(EFS)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通过对近三年来我院所见两例四肢多发骨折后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并对近五年国内外24篇文献关于脂肪栓塞综合征进行归纳,总结四肢多发骨折并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及骨折早期预防EFS的方法。
目的 探讨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治疗胫骨干骨折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以便选取更有利的手术入路。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胫骨干骨折患者37例,均为单侧下肢骨折。随机分为髌上组(18例)与髌下组(19例),其中开放性骨折4例,Gustil分型均为Ⅱ型,闭合性骨折33例。
[目的]肱骨大结节骨折常采用螺钉固定,但对于粉碎性肱骨大结节骨折采用螺钉固定,术后制动时间长,固定失败率高,本研究采用肱骨大结节钢板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观察解剖钢板治疗的疗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