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形貌改性对其光催化降解气态VOC性能的影响

来源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xiao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与其形貌、尺寸等有很大关联。本文对常用的光催化剂氧化钛(TiO2)进行了形貌改性,并结合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LSPR)效应增强了其在可见光下对气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降解效果。
其他文献
人工甜味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的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蔗糖替代品,本研究在中国、美国、瑞士、日本和智利的猪饲料中共检测出六种人工甜味剂。糖精(SAC)在所有的猪饲料样品中均有检出,纽甜(NEO)、甜蜜素(CYC)和安赛蜜(ACE)的检出率分别为41%,30%和5%。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在生产及使用的过程中,随着污水处理厂出水及相关行业废水排放至水环境中[1],由于其分布范围广、赋存含量低、潜在风险未知,PPCPs作为一类新型污染物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硝基多环芳烃(NPAHs)是一类通过硝基取代的PAHs 的衍生物,在环境中广泛存在。近年来毒理学研究发现NPAHs 致癌性是母体的10 倍,致突变性是母体的105 倍[1],因此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微生物降解作用是去除环境中雌激素的最主要途径。在前期纯培养菌株降解雌激素的研究中,分离纯化得到开环产物-吡啶雌酮酸(pyridinestrone acid),本研究拟以该产物为标记,对全国流域自然水体开展微宇宙实验,探究在微生物作用下的雌激素降解途径。
双酚A(BPA)作为生产合成多种化合物的单体原料,是生产量最高的化学品之一1.然而,由于BPA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多个国家禁止使用BPA生产婴儿用品等,使得一些结构类似的替代物相应出现,如双酚S(BPS)、双酚F(BPF)、双酚AF(BPAF)等.
双酚A(BPA)自60年代以来就广泛运用于制造塑料奶瓶,婴儿吸口瓶与罐装食品饮料的内涂层中,由于其具有明显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等,自2011年起,世界各国陆续减少BPA的生产与使用,并研发出多种与其具有类似结构或功能的物质作为代替。
可见光催化技术是一项极具前景的环境污染修复技术,而光生载流子的高效分离是提高光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通过碳纳米管、氮掺杂的碳材料等对磷酸银晶体的形貌及粒径大小进行调控,以增强其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
The NO removal activity of g-C3N4 is limited by many shortcomings including the high recombination rate of photo-generated carriers and secondary pollution induced by incomplete oxidation.
利用光催化技术降解处理水体有机污染物是当下受到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但大部分光催化剂却因为其有限的光利用能力而被限制应用的可能,因此,如何有效的提升光催化剂的光响应范围从而提高其光能利用率并增强光催化活性成为了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