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在前期抗性初步鉴定的基础上,以江苏省抗性种群LC12-25及敏感种群LC12-24为试材,通过生物测定明确其对AI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交互抗性水平,并在分子水平上探究其抗药性机制。抗药性鳢肠种群LC12-25ALS基因P197S突变是其体内ALS对ALS抑制剂敏感性降低的原因,而这也是其对ALS抑制剂产生交互抗性的主要原因。
【机 构】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193
【出 处】
:
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植保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前期抗性初步鉴定的基础上,以江苏省抗性种群LC12-25及敏感种群LC12-24为试材,通过生物测定明确其对AI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交互抗性水平,并在分子水平上探究其抗药性机制。抗药性鳢肠种群LC12-25ALS基因P197S突变是其体内ALS对ALS抑制剂敏感性降低的原因,而这也是其对ALS抑制剂产生交互抗性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亚洲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中国玉米生产中为害最普遍、最严重的常发性害虫,是玉米害虫中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损失最重的害虫,全国各地春、夏、秋播玉米都有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最重.表达Cry1Ab杀虫蛋白的Bt玉米对亚洲玉米螟具有很高的抗虫性,能够保护玉米在生育期免受亚洲玉米螟的危害,为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提供了有效途径。然而,经过连续多代室内筛选发现,亚洲玉米螟对CrylAb蛋白产
本文报道了TYLCV这种双生病毒主导其媒介昆虫从选择植物,到取食行为再到不同信号途径分子机制的这种操纵机制进行解析。韧皮部取食者,烟粉虱的欺骗行为并不是总会成功,植物在面对同一种生物为害时,防御策略的开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整个过程中,病毒将主导烟粉虱主动去选择有利于病毒扩散的植株,并且这一寄主植物也会对烟粉虱分泌唾液传播病毒有利。体现了在烟粉虱和病毒互作关系中,病毒的主导地位。同时证明了,在带毒
蚜虫普遍具有报警行为,当蚜虫遇到危险时,会从腹部后侧的腹管释放出小液滴,其中包含有报警信息素的主要成分(E)-β-farnesene(EBF),使周围临近的蚜虫感知危险并迅速逃离或掉落.本研究首次鉴定了蚜虫报警信息素主要成分EBF的受体,从分子和细胞水平揭示了蚜虫识别报警信息素的机制,证实以气味受体为靶标筛选昆虫行为调控剂是可行的,为害虫的防治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本文首次利用超高效合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建立了三唑酮在苹果和葡萄中的手性对映体拆分与残留分析方法.方法利用Chromega Chrial CCA柱对合相色谱条件(流动相改性剂比例、色谱柱温度、背压、辅助溶剂等)进行优化,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经Cleanert PestiCarb柱净化后,超高效合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C2-QTOF/MS)分析测定,流动相采用CO2/甲醇(90/10,v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韭菜中二甲戊灵和扑草净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分散吸附剂(50mg NH2+15mg GCB)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二甲戊灵和扑草净在0.0001~0.2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二甲戊灵、扑草净的检出限分别为0.0003mg/kg、0.0015mg/kg,定量限均为0.00
稗草是稻田中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恶性杂草.当稗草和水稻共存后,必将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产生不利影响.稗草有多个种或变种,但不同种稗草间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有何影响,目前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Ecm,Ecc和Ecz均显著降低了水稻灌浆期叶片光合速率、根系氧化力、籽粒中蔗糖合酶、ADP一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和淀粉分枝酶活性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Ec处理对粕稻两优陪九无
近年来耳叶水苋在稻田迅速蔓延,危害严重,且对苄嘧磺隆已产生抗药性.田间不同密度的抗药性耳叶水苋与直播水稻的全生育期竞争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播后65d,密度40、50株/m2耳叶水苋的分枝数分别比5株/m2减少了11.7%和14.6%,而密度50株/m2的株高比5株/m2增加了8.7%.水稻收获时密度30株/m2、40株/m2、50株/m2耳叶水苋的生物量分别比5株/m2减少了20.4%、28.9%、
本研究以抗性与敏感的牛筋草植株为材料,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牛筋草功能基因进行测序与注释,并筛选验证了抗性相关基因。主要结果如下:基于illu-mina技术测序平台,得到过滤数据24597462条。通过组装拼接得到84531条转录本,其平均长度为1235by,得到48852条单一序列。其中数据库KGO注释的基因数目为21957,分为56个代谢分枝。数据库KOG注释的基因数目为9685,分为26个组。
Large crabgrass is an important weed in tropical, subtropical, and temperate regions of the world.
为了检测左炔诺孕酮-炔雌醚(EP-1)对雄性中华姬鼠和黑线姬鼠的不育效果,将32只雄性中华姬鼠和30只雄性黑线姬鼠分为30mg/kg单剂量组、30mg/kg多剂量组和对照组,15d和45d后剖检,比较睾丸、附睾、储精囊、精子密度、睾酮含量及睾丸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发现:给药后第15d,两种试鼠的睾丸、附睾、储精囊的重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精子密度、睾酮含量显著下降;曲细精管结构破坏明显。给药后第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