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东亚夏季风的异常直接导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异常,而长江流域是夏季大范围旱涝灾害发生频繁且严重的地区。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因子有很多,且气候本身是变化的,降水与因子之间的关系一般是非平稳的,需要考虑因子影响的年代际背景。本文利用1951-2006 年美国NOAA 海温资料、NCEP/NCAR 再分析资料和青藏高原雪深等资料,根据前期海-陆-气因子对夏季长江流域降水的影响, 从外源强迫和大气环流等多方面
【机 构】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
【出 处】
: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亚夏季风的异常直接导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异常,而长江流域是夏季大范围旱涝灾害发生频繁且严重的地区。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因子有很多,且气候本身是变化的,降水与因子之间的关系一般是非平稳的,需要考虑因子影响的年代际背景。本文利用1951-2006 年美国NOAA 海温资料、NCEP/NCAR 再分析资料和青藏高原雪深等资料,根据前期海-陆-气因子对夏季长江流域降水的影响, 从外源强迫和大气环流等多方面搜集并整理了影响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40 个预报因子,并讨论了前期因子与夏季降水在不同阶段的相关稳定性,同时通过评估选出与降水相关显著的冬、春季因子,并检验其对降水的预报能力,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影响因子与夏季降水的相关随着时间呈现出年代际的变化或正负的改变。海温、积雪等外强迫因子与长江流域汛期旱涝相关显著体现在前冬,而大气环流因子与降水的相关显著阶段主要集中在前期春季;2)冬季黑潮海温、青藏高原积雪以及贝湖地表气温通过影响高低纬度季风环流系统进而对长江流域降水起作用,是影响该地区夏季旱涝气候变化的主导因子。上述因子在上世纪70 年代末气候突变之后与夏季的大气环流存在相关,对长江中下游夏季旱涝的预测具有指示意义;3)历史回报结果表明,前冬黑潮海温、青藏高原积雪和贝加尔湖气温指数在20 世纪70 年代末之后对夏季长江中下游降水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可以作为该地区夏季降水的潜在预报因子。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气象业务的发展,自动化的气象观测仪器在全国各地应用开来,并逐步替代了原有的人工观测仪器,实现了自动气象站的单轨运行。本文根据我站2009-2010 年自动气象数据与保留的20 时人工观测数据的对比,对气温单一气象要素各种统计的差异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一些序列差异。当为晴、无云时,气温的差值也比较明显,20 时观测的人工站气温比自动站偏高了0.5 ℃,日极值存在有起伏,日最高、最低气温的差值
本文利用风廓线雷达五个基本数据产品对南京地区一次春季对流云降水进行分析,发现在各数据资料上都有非常明显的特征,具体表现在:1)水平风场:降水发生前约30min 风场变完整,降水结束前约10min 风场完整性被破坏,在降水期间出现短时的低空急流且在两个小时内降水强度加强;2)垂直速度:降水发生前约30min 观测到垂直速度(以垂直向上速度为正)小于-4m/s,降水结束前约15min 观测到垂直速度大
江苏省雷达运行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全省六部雷达的运行状态。系统实时解析雷达数据报文和状态报文,解析数据入SQL 数据库,同时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当数据出现异常,状态不明,未收到报文等异常情况时,自动生成预警短信。该系统投入业务运行以来,实现了对全省雷达设备的实时运行监控,为气象服务提高了保障能力。
我国高空气象观测站网已普遍使用L 波段雷达-数字探空仪系统代替原59-701 系统,无论是雷达坐标定位还是探空压温湿观测,数据精度和系统采样率都有了极大提高,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相关计算项目的准确度也得到了较大提升。位势高度是高空气象探测的重要项目,和气压值一样,通常作为整个观测的纵坐标使用,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位势高度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整个观测系统的所有项目。L 波段雷达-数字探空仪系统同时具备高空
介绍了一种对Landsat 卫星遥感影像逐像元进行大气校正模型,该模型基于MODTRAN 大气辐射传输模型计算建立的查找表(Look Up Table ,LUT ),并结合暗元目标法(Dark Object Method ,DOM ),利用遥感影像自身的信息对遥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以Landsat ETM+遥感影像为例,介绍了算法流程,同时给出了大气校正前后的对比结果。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进行的影像
雷达作为定量测量降水的工具,在探测降水分布和结构上比较准确,但是在精度上还是低于雨量计。本文利用变分法,综合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及雨量计数据进行定量降水估测,其本质是通过调整模式解以达到模式解与观测数据之间最小二乘条件。最开始在利用变分方法校正雷达降雨场的过程中,对变分方程中的系数是经验选取的,但是这种经验关系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对变分方程求解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边界的处理。在对变分方程求解的过程中
飑线是一种危险性天气现象,其水平尺度通常为几百公里,生命期约为6~12 小时。虽然水平尺度和生命期都远大于雷暴单体,但飑线的生消、移动都较快,利用中尺度天气图、卫星云图等手段分析飑线系统的结构特征和发生、发展,其资料分辨率很难满足要求。新型测风装备——风廓线雷达,本身可提供大气水平风场、垂直速度、速度谱宽等参数,结合无线电-声探测系统(RASS),风廓线雷达还可获取大气虚温的分布状况,其资料分辨率
本文通过对2010 年9 月2 日-3 日淮北地区的一次特大暴雨过程的模拟,研究直接同化雷达资料对定量降水预报的影响以及雷达资料同化业务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研究表明:1)本次降水是在副高外围充足的水汽和能量条件下,配合高层冷空气南渗,在台风地面倒槽和中低层切变共同作用下的一次典型暴雨过程。2)本文应用WRFV32 模式,采用三重嵌套,区域中心为(32.5N,117.5E),外层格距为30km
通过对1960 年以来山东半岛发生的5 个涝灾和5 个旱灾年份前一年6 月和12 月亚太地区极圈、中纬度、西北太平洋三个选定区域进行500hPa 位势高度统计,利用NCEP 资料(2.5×2.5)对5 个旱灾和5 个涝灾年份6 月和12 月亚太地区1000hPa 位势高度场进行分析刻画,发现了能够导致翌年山东半岛旱涝灾害的2 个因子:1、当年6 月份500hPa 西北太平洋C 区(47991 站附
EOF 迭代方案的主要原理是:设前N 年的预报对象距平场的矩阵为 Y1/M2×N,对应的预报因子距平场矩阵为X1/M1×N,而要预报的第N+1 年的预报对象矩阵为Y2/M2×1,其对应的预报因子矩阵为X2/M1×1。其中M1 为因子数,M2 为预报站点数。当范数∣∣^Y(n)2-^Y(n-1)2 ∣∣ <ε时(6),^Y(n) 2 即为所需预报的第N+1 年的预报量距平场矩阵。文献(6)及我们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