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仔稚鱼时空格局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rtle0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类早期资源是研究鱼类资源补充、评估产卵群体及繁殖育幼场的重要手段,早期资源的发生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是鱼类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长江下游是重要的鱼类繁殖育幼场,本研究自2012年04月至2013年09月对长江下游干流安庆、南京和靖江三个江段实施逐月调查,分析仔稚鱼种类组成和丰度的时空动态,探讨长江下游鱼类早期资源发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相结合的方法共鉴定仔稚鱼63种,其中58种鉴定到种,5种鉴定到科(含亚科、属).早期资源丰度动态表明长江下游主要的繁殖时间为4月至8月间,贝氏餐、餐、银鯝、鳊、寡鳞飘鱼、刀鲚等为优势种.安庆江段仔稚鱼丰度和种类多样性均显著较高,可能与该江段靠近鄱阳湖,繁殖群体从湖泊补充到该江段有关.2012年仔稚鱼丰度高于2013年,可能与2012年径流量较大有关.
其他文献
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也称机器视觉,是利用计算机实现人的视觉功能,进而感知、识别和理解三维场景的一门技术。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对相应的技与术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利用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的作用日益突出,计算机视觉技术与传统水产养殖交叉领域的相关研究受到普遍重视。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照相机(摄像机)、光源、检测平台、图像采集卡和计算机终端等计算
会议
大菱鲆(Seophthalmus maximus),为原产于欧洲大西洋东北部沿海的大型底栖鱼类,具有耐低温、生长快、食性广和口感独特等优点.1992年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率先将大菱鲆引入我国,20年来逐步成为我国北方沿海工厂化养殖业的主导品种之一.然而,伴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菱鲆病害频发,尤其以细菌性疾病危害最为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大菱鲆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
根据2012年在北部湾西北部广西近海冬、春、夏和秋四个季节的调查资料,探讨了该海域浮游动物总丰度的平面分布、季节变化及其鱼卵仔稚鱼的密度,结果表明,调查水域浮游动物的密度在春夏、秋冬季变化较大,而在冬春与夏秋季变化较小,浮游动物在冬春夏秋四季的平均丰度分别为337.35ind./m3、280.Olind./m3、4.32ind./m3和14.78ind./m3,冬春季明显高于夏秋季,浮游动物数量高
河口是海水和淡水交汇的混合水域,是地球上两类水域生态系统之间的交替区。河口环境也是最易受人类活动破坏的区域,污染、淤积、富营养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突出。数十年来,由于受到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外界胁迫作用的影响,福建九龙江河口区的鱼类资源已经受到很大程度的扰动。本研究采用定置张网于2010年9月-2013年8月对九龙江河口不同盐度水域(紫泥站位代表淡水水域、浮宫站位代表咸淡混合水域和岛美
2013年1月至12月于杭州湾北部水域10个站点每月采用大型仔稚鱼网(口径1.3m,网目0.5mm)进行表层水平拖网调查,共采集到鱼卵81粒,隶属于4科6种;仔稚鱼143,782尾,隶属于23科69种.海洋性鱼类24种,占总渔获量的14.40%,淡水性鱼类7种(0.43%),河口性鱼类34种(75.95%),洄游性种类4种(9.22%).髭缟虾虎鱼(Tridentiger barbatus)为最优
至今广西已发现66种洞穴鱼约占广西淡水鱼类(约300种)的五分之一,隶属2目4科13属,其中条鳅科种类最多,31种,占47%,鲤科次之,30种,占45%,花鳅科,4种占6%,钝头鮠科仅一种;最大的属为鲤科金线鲃属23种约占三分之一,我国超过60%的洞穴鱼来自广西,其中超过90%的种类为广西特有种,特别是后背修仁(鱼央)为中国唯一鲇形目洞穴鱼类.广西洞穴鱼类中,有42种表现出较明显的洞穴适应性特征,
There are 196 valid fish species distribute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Jinshajiang River on the basis of our investigations and records from historical literatures,including 164 native species which
漓江是珠江水系的重要支流,其结构复杂的岩溶地貌及适宜的气候营造出极适宜生物繁衍生息的水域生态环境,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漓江记载的鱼类种类(144种)居广西各江河之冠,接近广西有记录鱼类(293种)的50%。漓江还是我国最早开展鱼类学研究的水域之一。
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每月大潮期间,在泗礁东部沙滩碎波带设置3个站点,用浮游Ⅰ型生物网(口径30 cm,网目0.2 mm)进行采样,探讨了泗礁沙滩碎波带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季节性变化.共采集到浮游动物65种,浮游幼虫10类,共计75个种类.浮游动物中甲壳动物共54种,占总种数的72%,占绝对优势;其中桡足类41种(占总种数54.67%),枝角类3种(占总种数4%),其他甲壳动物10种(占总
鲟形目分为匙吻鲟科(Polyodontidae)和鲟科(Acipenseridae),是原始硬磷下纲存在的唯一一目。鲟形目之间的进化关系是一直以来研究的重点,尤其是鲟科各属之间的进化关系。本实验根据近年的研究重点,将根据鲟鱼的线粒体全基因组,构建系统进化树,研究鲟鱼之间的进化关系。在实验中,我们共有9中鲟鱼物种。首先根据Genebank中已知鲟鱼的线粒体序列,设计一对可以扩增9种鲟鱼线粒体基因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