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潼关断面以上汇流区黄河主流摆动常引起谓河河口位置及汇流方向的变化,下段河道河势随之改变,并相应引起库岸和滩地坍塌。潼关至大禹渡段主流游荡,河床宽浅,水流分散,泄洪输沙能力低;大禹渡至灵宝老城段河槽束窄,滩高槽深,水流集中,河势以弯道发育为主;灵宝老城至坝前河势苛本稳定。1977年大洪水以来,汇流区河势以主流西摆为主要特征。河槽展宽淤高,渭河口上提约定4.2km;潼关以下河道主流摆动加剧。河道形态的不利变化直接对潼关河床冲淤产生影响。大禹渡以下弯道发育,曲率半径变小,逐渐在黄淤30~27断面间形成“Ω”形弯道。弯道河长大量增加导致上段河道淤积增多。由此,黄淤30断面流量度1000m3/s水位升高难度1.45~1.70m,黄淤41断面同流量水位升高0.5~0.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