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德国高校建筑教育历史悠久,其特点是严谨务实,强调实践性,培养目标明确,即更好地为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服务.德国高校建筑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安排、师资构成、授课方式等方面都非常务实,其中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国内建筑教育界吸收借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高校建筑教育历史悠久,其特点是严谨务实,强调实践性,培养目标明确,即更好地为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服务.德国高校建筑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安排、师资构成、授课方式等方面都非常务实,其中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国内建筑教育界吸收借鉴.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我国当前生态建筑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在传统建筑教学模式中融入生态节能技术环节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两年来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新设置的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专业方向在生态建筑教育方面进行的教学实践,并针对新方向所遇到的新问题,比如生态节能理念融入课程设计、多学科教师协同辅导等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同时本文还探索了将这种实践以点带面普及到整个学院的可行性.
环境行为学是研究人与周围物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其研究理论已逐渐渗透到建筑设计当中.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双向互动关系,理想的空间环境设计都是为人服务的,满足人多样化的行为及心理需求.人们在使用空间时的行为是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信息,掌握这一信息可使建筑设计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环境行为学理论介入下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更新知识结构,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在教学的每一阶
将研究理念引入建筑设计教学,使之贯穿于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各个环节,是提高建筑专业学生创作能力与研究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突破学院派的教学体系与模式对我国建筑教育负面影响的途径之一.本文结合笔者的建筑设计教学实践,在设计题目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方法变革与辅助教学手段等多方面进行了尝试性探索.
在全球对可持续发展达成共识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建筑教育体系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我们在一次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尝试,指导学生从生态可持续理念入手来进行建筑设计,并运用Archi-CAD、Ecotect等软件来辅助设计.设计过程主要分为设计准备、设计、成果三个阶段,并对设计过程进行了总结.
《园林设计》是建筑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专业课,对培养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整体环境意识、拓宽建筑学专业人才适应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原有的一些教材内容或者较为陈旧,或者操作性不强,在实际运用中教学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并且本课程与建筑学专业的其他专题设计相比课时较少,这就对教师教学组织、教学方法运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针对此现状,本文在分析目前国内外一些院校不同层次《园林设计》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近年的
建筑技术化造就了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语境,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进入信息时代以来,计算机的使用对建筑设计和建筑学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本文首先通过对计算机引领建筑设计这一重要趋向的阐述,进一步说明由此引发的建筑学领域的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呈现、数字化制造、数字化建造等一系列重大变革.这种新的建筑设计方法已俨然形成,使建筑师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形式表现力,但它绝不是操作建筑形式的工具主义,而是带来了另一种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渗透和融入到建筑设计领域.信息技术的推进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建筑学专业教育处于国际环境下的时代背景.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飞跃发展,我国建筑教育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发挥自己的特色专业教育教学优势,并适应时代背景下的文化科技教育需求,稳步提高建筑学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的课题.本文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历史文化课与
哈尔滨工业大学发端于20世纪初期中国东北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其早期建筑教育的专业教材受宏观背景主导,具有多元化、时代化的内容特征.本文立足教育评价学视角,从广义角度对哈尔滨工业大学早期建筑教育的专业教材进行校内、校外两个层面的解析,分别对自编讲义、专业馆藏、社会书刊、城建实景及其教育实效进行述评.
本文从建筑学专业学位教育与评估和我国当代建筑师职业化、地方化对本专业教学的新要求出发,对目前我院进行的建筑设计主线课程体系优化改革进行深入探讨.分别就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设计主线课程体系的建构、设计主线课程体系的建构方法以及课程体系的实施效应等方面进行剖析.力求摸索出一条适合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的系统办学思路,在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专业教育质量的同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面向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