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判决认可与执行问题研究

来源 :中国国际私法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y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两岸人民发生法律纠纷,可以依两岸投保协议的规定,经双方当事人合意,选择两岸的仲裁机构,并可依仲裁机构的规则,选择仲裁机构中具有公信力与专业能力的仲裁人,亦可在双方当事人合意的仲裁地点(包括第三地)进行仲裁.此外,台商取得的仲裁判断可依两岸各自的相关法令,透过两岸法院获得认可与执行.两岸间的关系,从法律上观之,非属国与国的关系,仅属区域间关系,不过相关的法理能够可以参照借鉴,如判决认可部分.关于台湾地区在认可大陆判决方面,主要规定在《两岸条例》第74条与《民事诉讼法》第402条规定.不过,台湾地区“最高法院”2008(97)年台上2376号判决的出现,做出不给予大陆确定判决于台湾地区有既判力与争点效之见解,此判决将重大影响两岸的日常生活与交易等关系,在全球化时代,其它先进国家,皆认可大陆之确定判决,给予既判力;然而,台湾地区司法机关仍做出违反文明国家行为及惯例之判决,不无遗憾.
其他文献
老年宜居城镇环境的内涵老年宜居城镇是在应对社会老龄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城镇观和达成的广泛共识,其概念模型来源于宜居城市.结合已有的研究,笔者认为老年宜居城镇的本质是将"宜老人居"的理念渗透到城镇规划建设以及城市运营的各个环节中,打造适宜老年群体和各年龄阶段人群居住生活的城镇空间及制度环境.广义的老年宜居城镇环境是一个自洽的、可持续的、社会成本最优化的、叠合了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会治理环境的巨系统.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鲜明地提出:"要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当前中国外交的伟大实践,在推动人类社会持久和平、共同发展,构建无政府状态下新型互动模式,塑造和平发展文化视角上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路径.
当然,国际社会的进化也是必然的,国际法向世界法的演进是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联合国成立时它本质上是一种国家间体系,《联合国宪章》居于它的核心。目前这种描述也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人们逐渐承认国际法不仅仅是作用于国家,它对个人、公司和非政府组织也产生影响。由于国际社会行为体的多元化、承认政治、核武器的阴影和无政府的逻辑将共同成为国际社会进化的驱动力,国际法治的强化是人类共同命运的希望所在。
本文将以“国际政治资源”为切入点,尝试构建出结构性跨界水资源的分析框架,阐释中国开发和利用结构性跨界水资源的必要性,最后对如何参与中国周边水外交的路径提出若干建议。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梳理国际关系中的理性观及演进,探析关系理性的内在含义,进而根据现有的关系理论,构建出分析中国对外政策行动逻辑的框架,阐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命运共同体思想以及论证中国和平崛起之路的合理性所在。
当面临国际安全研究发展瓶颈时,更应该看到一段时间以来,国际安全研究和国家安全研究大多是采用案例分析方式,也包括一些定量分析方式。随着研究方法的进步,要追求研究方法的平衡,即定性研究要和定量研究均衡起来,也需要加强理论研究。笔者保存了前四届论坛的论文集,其中的理论文章主要是以西方国际安全理论为主,即使在讲国家安全理论时也不乏借鉴西方安全理论。近年来,国际关系学界也出现了一个很好的现象,国内有些研究者
本文从区际私法角度,研究一国两制条件下的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的公共秩序保留问题.通过比较法方式,分别从公共秩序的法律地位、范围界定、适用原则及特定问题等方面论述这一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目的在于通过司法理论与判例的实证分析,从理论上界定公共秩序的范围、标准及适用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出实质性的结论.本文认为:一国公共秩序的基本内容与含义应当属于公法范畴,因为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当
香港、澳门的回归以及海峡两岸日渐活跃的交流和互动,两岸四地间的经济交往和人员流动也愈发紧密,各类民商事纠纷也随之增多.两岸四地之间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的送达、域外调查取证以及四地之间判决的认可与执行成为区际民商事审判中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区际司法协助则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重要路径.近年来,随着两岸四地之间“安排”和“协议”的日臻完善,④区际司法互助的范围也突破了单边和零星的局面,呈现出双边和多元互助
在2007年的香港居民谢业深诉秘鲁政府投资仲裁案中,ICSID仲裁庭裁定1994年《中国-秘鲁BIT》适用于该案,曾引发各界对中外BITs能否适用于香港地区的热烈讨论.2015年,新加坡高等法院在另一起涉及中国澳门地区投资者的仲裁案件中裁定1993年《中国-老挝BIT》不适用于澳门特别行政区.上述两案仲裁庭的裁决虽然有不同理由作为基础,但其最终结论的迥异表明,中外BIT能否适用于港澳地区问题仍悬而
对于外法域强制性规范的适用,学者多持肯定态度,且反映在一些立法中.两岸关系特殊,大陆法院解决涉台案件,考虑有关利益与政策而有条件地适用台湾地区的强制性规范,符合解决两岸民商事纠纷的实际需要,也有一定法理及法律基础.台湾地区的强制性规范可以作为准据法而适用,但其适用必须受该强制性规范自身及法院地公共秩序的限制.如台湾地区的法律非准据法而为与案件有关的第三法域的强制性规范,其适用应有更严格的条件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