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类精品图书的特征及出版的有效机制

来源 :当代精品力作编辑出版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ruiho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类精品图书在积累和传播科技成果、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国内多家知名出版社的科技类精品图书及其出版经验为基础,从内容、作者、质量三个维度分析了科技类精品图书的特征,进而总结了出版科技类精品图书的有效机制:质量保障机制、出版运行机制、人才保障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和宣传推广机制.
其他文献
丝绸之路作为联通亚、欧、非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重要陆上通道,不仅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也在当前的“一带一路”战略中使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世界更加高度关联,成为中国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重要载体.
“牛犊娶亲”是中国常见的民间故事类型,广泛流传于多地区多民族之中.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独有的一个故事类型,可能来源于宋李宸妃的“狸猫换太子”传说.本文依据敦煌存唐写本《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韩国存明刻本《释迦如来十地修行记·第七地》,以及明清民国间的《金牛宝卷》等文献材料,对这类故事的源流进行了探讨,认为“牛犊娶亲”故事源自隋唐时期的佛本生故事经典《银蹄金角犊子经》,是印度佛本生故事在中国民间长期流
巩珍撰《西洋番国志》成书于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是记录郑和船队第七次下西洋航程中异国见闻的直接史料,也是见证明代海上丝路辉煌历程及海外交往的重要历史地理文献。学界一般认为《明史·外国传》就主要依据本书修撰而成。在学术史梳理基础上,结合考古新资料,如何认识、阅读和汲取其丰富的历史地理信息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考察问题如下: (1)以《西洋番国志》诸番国记载为主线,参考《瀛涯胜览》、《星槎胜览
自公元前138年西汉张骞通西域之后,中国与中亚关系获得突破性进展,自此丝路道上铃声不绝。虽然自15世纪末,海上通商贸易兴盛以来,欧亚丝路贸易从而较前衰退,但是中国西北疆域与中亚之间跨境交流活动,依然热络不减。新疆古代称为西域,即中国西部的地域,或古代中国的西部疆域。在丝绸之路影响下,西域被特指汉、唐两代中国封建王朝安排的行政机构所管辖的今天中国新疆大部及中亚部分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中心,是丝绸之路的
会议
当代精品力作的出版是时代赋予编辑的任务,是编辑实现自我、提高自我的有效途径.每一部精品力作的出版都凝结了策划者、编辑的智慧和心血,从选题策划、谋篇布局、到精细编辑加工,再到出版前的印前审读以及宣传营销,整个出版过程环环相扣、紧密连接、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成就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精品力作.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增长快速,远远超过其他领域的发展,文化出版领域就是其中之一.出版社由原来的事业体制转为企业体制后,确实增强了市场的活力,让很多领域出现很多优秀的出版物和作品,也出现了很多跨界的优秀出版物,这是以前专业分工时代很难出现的.但是,强烈的市场竞争也带来了些许“浮躁”的氛围,让很多出版社和编辑部、出版人难以静下心来专心策划出版好书,特别是于国华先生提到的“四好图书”.本文将从目
“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出版物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智力成果和精神财富,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和创造能力.在出版物体量庞杂、质量良莠不齐的市场环境下,精品力作就像是高度饱和的出版洪流中的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流;在互联网高度发达、每个人都是独立自由媒体人的时代,工匠精神显得那般难能可贵而又为众人所殷殷期盼.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纺织加工的国家之一。在原料的开发、缥纺、织造、染整等方面,积累了大量
承载粉丝情感的IP具有多场域价值传递、超强货币变现以及全产业链运作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运营理念,IP对促进当代精品力作转型升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但也要认识到其IP资源转化中的局限性,进而寻找合适的发展路径,最终建立起精品力作IP资源转化的长效机制.
中华文明,悠悠五千余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为世人留下的精品力作浩如烟海、瑰宝无数.笔者结合自身在图书出版工作中的一些思索,分别从“精”“品”“力”“作”这四个字出发,粗浅地概括我对当代精品力作的一点解读。
精品力作于作者而言,如同怀胎十月生下的宝贝疙瘩,而编辑就如同妇产科大夫,对宝贝疙瘩一路细心呵护。孕前检查、孕期产检、临盆分娩、产后随访,一个孩子出生前后经历的这些,精品力作的出版也经历过:选题调研、选题论证、图书组稿、装帧设计、三审三校、图书上架、营销推广。编辑需要具备创新、实干、钻研、协作、沟通的精神,具备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当好发现者、把关者、设计者、传播者,追求成为发起者,力争出版广大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