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总结辨证分型规律,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62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为本虚四型,标实七型.通过对DR中医症状、证候频率及主要证候的研究,明确DR的中医证候特点及不同病程阶段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论:结果显示DR的病性为虚实夹杂.DR初期以气阴两虚为主,晚期以阴阳气虚表现为主.
【出 处】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国际中医糖尿病学术交流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总结辨证分型规律,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62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为本虚四型,标实七型.通过对DR中医症状、证候频率及主要证候的研究,明确DR的中医证候特点及不同病程阶段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论:结果显示DR的病性为虚实夹杂.DR初期以气阴两虚为主,晚期以阴阳气虚表现为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陆氏肩关节周围炎松解手法的机制。方法:从肩关节解剖、肩关节周围炎病理及临床症状等方面分析陆氏肩关节周围炎松解手法的解剖学基础。结果:陆氏肩关节周围炎松解手法具有良好的运动解剖学基础,较好的解决了肩关节周围炎的关节粘连问题。结论:陆氏肩关节周围炎松解手法具有良好的解剖学基础,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推广应用。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伴有股骨头坏死的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围手术期的循征护理。方法:采用循征护理的方法,对12例18个有股骨头坏死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患者从心理护理到出院的健康指导。结果:12例患者经过选择最佳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术后恢复良好,平均经过二年的随访元疼痛,关节伸屈功能、负重、行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获得完全恢复,未出现任何护理并发症。结论:从循征护理的选
目的:观察采用跗骨窦入路空心拉力螺纹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0月~2008年9月,采用跗骨窦入路克氏针+空心拉力螺纹钉内固定治疗31例(42侧)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23侧,Ⅲ型17侧,Ⅳ型2侧。术后6周拔除外露克氏针,术后6~12个月去除空心拉力螺纹钉。结果:本组病例随访3.5~19个月(平均10.7个月),有2例切口皮缘坏死
目的:探讨修改斜T形锁定加压钢板在小儿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本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对20例按AO分类为A型的桡骨远端骨折息儿,应用修改斜T形锁定加压接骨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5~24个月,平均12个月。按改良Me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7例,良13例,差0例。结论:修改斜T形锁定加压钢板符合小儿桡骨远端解剖结构,是治疗小儿桡骨远端骨折较
目的:为临床治疗与康复实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臀肌挛缩患者和正常人常速及快速行走时的步态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结果:1、常速行走时臀肌挛缩患者的步态周期与正常人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在快速行走时患者的步态周期小于正常人;常速和快速行走时患者的步频小于正常人,且预摆动期所占比例大于正常人。2、患者在常速行走时髋关节摆动相最大屈曲角度(150.50±6.10)与正常人(143.97±2.91)之间存在统
局部封闭又常被简称为封闭,最初是指用局部麻醉药物阻滞局部周围神经或用局部麻醉药物注入疼痛区域以达到止痛的作用,有将疼痛部位与中枢隔离的意思,故称封闭。20世纪50年代由原苏联维什涅夫斯基提出用”局部注射”一词。为了延长阻滞的时间,在局麻药物中又加了皮质类固醇,这样既延长了阻滞时间又对局部有消炎的作用,取得很好的效果。由于局部封闭镇痛效果可靠、治疗范围大、见效快、副作用小并且还有具有诊断意义,从而逐
目的:以不同方法制备三种多孔磷酸钙骨水泥,并进行体外对比研究。方法:20 wt%甘露醇、5 wt%碳酸氢钠及5 wt%明胶微球分别与磷酸钙骨水泥粉末混合,设为A、B、C组,固化后浸人生理盐水中,制备多孔磷酸钙骨水泥。浸泡1周及4周后分别测定材料总孔径率、大孔径率及抗压强度,电镜观察材料断面,X线衍射法检测磷酸钙骨水泥的转化情况。消化法培养成骨细胞接种于各组磷酸钙骨水泥支架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成人发病率可达到60%.是造成糖尿病足及截肢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临床现有药物治疗效果尚不满意。降糖通络片是治疗糖尿病周围周围神经病变证属肝肾不足,瘀血阻络患者的中药复方,临床治疗观察,降糖通络片能够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本实验观察了降糖通络片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常见并发症之一,是一种以周围神经受损,感觉缺失为主的病变。因为检测方法不同,其发病率报道差异较大,据医院临床观察诊断DPN占DM患者的70%,其中仅有10%的DM患者有麻木,刺痛等DPN的临床表现。DPN的一般治疗中,控制麻、疼症状是最困难的,随着临床电生理技术的深入开展,证明其发病率较高而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故目前缺乏特效治疗方法。目前认为代谢障碍
目的:观察麻痛消胶囊合糖脉安泰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T2DM)合并DPN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的改变.结果:经一疗程(8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肢体麻痛,感觉减退等主要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神经电生理检查显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均增加,以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