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形态存在诸多的不合理,从而潜伏着大量的灾害隐患。本文从城市防灾的角度出发,通过不同城市灾害类型的几个案例中揭示现有城市形态与城市防灾存在的矛盾,分析城市形态优化与城市防灾的关系,包括城市选址、城市发展方向、间隙式城市结构、城市生命线系统等,并结合案例探讨GIS等空间信息技术在防灾指向的城市形态优化中的应用思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形态存在诸多的不合理,从而潜伏着大量的灾害隐患。本文从城市防灾的角度出发,通过不同城市灾害类型的几个案例中揭示现有城市形态与城市防灾存在的矛盾,分析城市形态优化与城市防灾的关系,包括城市选址、城市发展方向、间隙式城市结构、城市生命线系统等,并结合案例探讨GIS等空间信息技术在防灾指向的城市形态优化中的应用思路。
其他文献
文章通过分析富水土洞段工程地质为黄土和含土砂砾石混合物洞段,土层稳定条件极差,开挖过程中掌子失稳,不断出现塌方,探讨了该段的施工方案:施工中采用格栅拱架,超小导管两侧导坑预注浆等措施获得成功。
引黄一期工程北干1号隧洞全长43.6km,首部隧洞先期开工,围岩为灰岩、大断层、构造、溶洞等较为发育,施工中多次出现大涌水,涌水量每小时百余方到六百余立方不等,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增加工程投资;文章介绍在该洞段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堵水技术获得成功,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文章针对蔺家隧洞埋深浅、围岩松散软弱、施工难度大、技术复杂的特点,施工中采用了短台阶开挖施工技术,成功解决了隧洞开挖支护技术难题,详细介绍了短台阶开挖技术应用情况及控制要点和防护措施。
大秦铁路穿越工程是引滦入津水源保护工程州河暗渠工程实施的控制性工程之一,输水结构为单联3孔4.3m×4.3m现浇混凝土箱涵,采用暗挖施工,该穿越工程对铁路沉降和基础防水要求较为严格。本文简述州河暗渠穿越大秦铁路的工程布置及施工要点:穿越施工方案确定、暗渠结构及防水设计、洞顶大管棚预加固、两侧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开挖与支护的施工程序、二次衬砌后的回填灌浆、建基面淤泥质粉质粘土加固处理、施工控制及监测
本文叙述了南水北调中线自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经湖北、河南、河北到北京市和天津市全长1275km,河北省北段是总干渠的一部分,长227.15km,各类建筑物452座。于2003年12月开工,2008年9月完建通水。在设计过程中,针对规模大、涉及面广、标准高、地质条件复杂等问题,采用工程设计优化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自动设计优化技术、模糊设计优化技术、智能设计优化技术,选择最合理的方案,不断地向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调水入黄河上游。第一期工程由七坝九洞组成,年调水量80亿m3,最大坝高192m。输水线路总长度320km,其中隧洞段320km。设计最大内径9.6m,设计入黄流量303m3/s。本文简要介绍了工程总体布局、地形地质及水文条件,论述了影响西线第一期工程线路及坝址比选的主要因素、输水线路选择和比较原则、特点,以及压力洞输水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优缺点等,提出了项目建议书阶段初步结
引黄济津应急调水工程输水线路全长580km,其中河北段长335km。由于输水距离长,渠系的输水能力对输水计划的制订和输水调度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近年引黄济津输水实测资料,基于稳定输水阶段渠道水流特性,选用能量平衡的水面线计算方法反演糙率、渗漏综合系数等参数,分析计算出该渠段的输水能力,以期为输水管理调度提供参考。
本文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与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建筑学院联合设计教学交流中的课题。主旨不在研究历史街区中重点保护的历史建筑,而是针对街区中的非重点保护建筑,拟解决居住在租界区“高价房”中的中下层收入者实际居住的窘境;通过对天津租界地五大道居住建筑特殊性的广泛调研后选择有居住代表性的某地块进行研究,基于居住建筑类型、性质、使用,居住环境,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实际数据普查,定量分析地块内居民居住状况,从
通过外商直接投资额、外资依赖度、外资外贸影响度以及外资工业影响度等四个指标对珠三角及其周边地区的外商投资及其影响格局进行时空分析。得出分析结论:①各时期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珠三角范围内,其中以广州、深圳为核心;②珠三角地区总体外资依赖度降低,对外资的依赖逐渐向边缘地区扩散;③外资外贸影响度逐渐提高,其影响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靠近港澳以及拥有较多外贸口岸的城市;④外资工业影响度也逐渐提高,前期主要集中
城市空间增长研究逐渐成为城市科学的研究热点,探索城市空间增长的模式是理解我国目前快速城市化过程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GIS和空间分析方法,探索南京都市区空间增长的模式。首先介绍了数据来源、研究区和研究方法,然后识别城市空间增长的主要模式和特征,最后提出研究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