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阅读篇章主旨理解能力与策略初探

来源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孔子学院总部,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11200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质化与量化分析手段考察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阅读中的篇章主旨理解能力与策略.研究发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概括汉语篇章主旨时使用了五种策略.策略的驱动因素为学习者头脑中关于典型的议论文篇章结构的知识以及母语阅读知识.策略使用中存在两个问题:缺乏语体意识、缺乏分析文中段落/句子的篇章功能的意识与能力,由此导致学习者篇章主旨理解能力较为低下.研究显示:学习者对议论文的主旨理解准确率高于记叙文;在议论文中,对典型结构的、结构标志清晰的议论文的主旨理解准确率高于非典型结构的议论文.
其他文献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的快速推进,非洲的汉语教学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是针对非洲语言的汉外对比及教学研究却很少,滞后于汉语教学的发展.汉语与非洲三大语言之一——豪萨语的对比及教学研究仅见一篇论文.因此,本文进行汉语与豪萨语语音对比及汉语教学探讨.
本文重点分析东干语动态助词“哩”的语法意义,根据对语法形式的分析,发现“哩”是表示完成体的语法标志,常附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已经完毕”的语法意义,常附在形容词后表示“结果已经产生”的语法意义.本文归纳其出现的主要句法位置及结构,同时综合分析东干语动态助词“哩”与东干语语气词“哩”的共现合用和兼用两种情况的使用特点.
第一部《葡汉辞典》编于1583-1588年,编者罗明坚和利玛窦是在澳门、广州、肇庆学得汉语的.他们编该辞典时还是汉语学习者,“二人正处在熟悉语汇,扩大词汇量,尤其是使用新句型的阶段”.辞典的第三栏为汉字,绝大部分出自一个中国本地人之手.由于编者是在粤语地区学习汉语,而且与本地汉人合作完成辞典的汉语部分,因此,这部外国传教士署名编纂的《葡汉辞典》自然夹杂有不少粤语词汇,无意中保留了16世纪末粤语若干
本文以美国旧金山、洛杉矶、纽约、芝加哥、波特兰、圣安东尼奥和休斯顿等地华人的调查问卷为依据,通过对受访华人年龄、性别、祖籍地以及对语言方言的了解和掌握情况的整理,总结了美国华人有关语言方言取向的一些信息,并将其与马来西亚华人的语言状况比较,认为在美国主流语言英语的强势影响下,以及在逐渐强势的汉语普通话的冲击下,美国华人社区的汉语方言会出现逐渐衰退的趋势.
泗里街省位于马来西亚沙捞越州中部,总人口117837,其中华人34762人.该地华人社区通行多种语言和方言,不同的语言和方言和谐相处、各得其所,造就了当地丰富多彩的语言生活.本文采用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社会语言学的调查方法,考察泗里街华人的语言生活状况,并将调查结果与21世纪初的调查结果相对比,从中探求这20年来马来西亚华人语言生活状况的变化.
变调、轻声、儿化是语音教学的三大难点,难在读音的或然性上.对这三个困扰教学的经常性问题,教材有责任根据语言文字规范和语言教学规律提出解决方案.本文以“案例与解说”的形式阐述教材注音与词典注音的不同,提出教材注音的理念和教材注音的原则.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有“千岛之国”之称.由于岛屿众多、民族成分多样,因此其语言面貌丰富.其中,加里曼丹岛便分布着汉语、马来语、达雅语等众多语言.本文通过访谈、调研等方法,以山口洋及其近郊为核心,勾勒出西加里曼丹省汉语的基本面貌及生态状况,以期为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意大利普拉托是温州籍华侨华人在欧洲的最大聚集地.以普拉托中文学校的温州籍学生及其家长(即温州各区县市的瓯语使用者)为调查对象,通过随机问卷,调查并分析普拉托华人社区温州籍华侨华人的语言使用基本情况——温州话的核心使用范围是他们的家庭生活,当地目前最普及的语言是普通话,意大利语和英语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拥有多语能力.
对条首辞进行文法①标注,已经成为汉语和汉外通用或教学辞典的普遍做法.但在本文看来,这些辞书在这一方面有四个主要不足:(1)词和非词单位(即捆绑词干和缀)的界限不明确.(2)标注体系缺少系统性和一致性.(3)词的分类标准与其实际用法相脱离.(4)兼类词的处理不够客观.本文认为,汉语文法应当区别辞和词,前者是有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后者是能独立担任某一句法成分(即指代成分、称名成分、限定或修饰成分、述谓
汉语中“上”“下”作为一对最基本的空间方位词,其方位隐喻常投射到社会心理域,表示权力关系、经济能力等隐喻含义.本文通过对“上”和“下”在社会心理域的组合搭配的考察,基于语义将“上”和“下”的隐喻含义分为了10类,发现“上”和“下”的隐喻含义存在不对称现象.同时对“上”和“下”形成隐喻表达的内部认知原因进行探讨,发现空间方位的制约、原型、心理认知以及社会文化影响“上”“下”隐喻义的形成.本文可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