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调整优化研究

来源 :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ire6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专业的调整优化与交叉融合是面向社会需求、建设一流学科的必然要求,优化调整要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发展学校的办学特色,要建立完善有利于学科专业调整优化与交叉融合的机制.学科专业调整优化的主要规则是服务需求导向而非纯粹学术导向,遵循的是社会需求逻辑而非学术学科逻辑.学科调整优化的服务需求导向,具体说就是服务的三个面向,即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学科调整优化如何保证办学特色,不同的学校会形成不同的特色,但特色是建立在一般共性范畴之上的.办学特色并不是商业竞争中的“人无我有”,并不等于满足于填补学科专业的空白,并不意味着只发展优势学科,特色化与学科入主流并不矛盾,与学校的综合化并不冲突.特色化的关键:同样的学科专业,能做得更好.学科调整优化如何保证优秀人才培养,我国建设“双一流”的大学在学科调整优化中,应该重视基础学科的建设,这既是人才培养和探求高深学问的基础,也是发展其他应用型学科与专业学院的基础,更是建成高水平一流大学的基础.大学的学科专业就像是一个生态有机体,优势学科的人才培养离不开相关学科的支持,不可能只是孤零零的办好一两个优势学科就能实现一流的目标.要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健全学科生态体系,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建立完善有利于学科专业调整优化与交叉融合的机制,即市场主导的、面向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设置机制才可能打破学科的固有利益,促进学科优化与交叉融合.学科调整优化既要继续支持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又要大力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其他文献
文化的力量是融入血脉、沁人肺腑的力量.文化的润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根基,它之于高校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更具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师生中形成无意识的文化认同则是有意识熏陶和滋养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为达最优的效果,应当正视中国在文化传承中曾经走过的弯路;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将文化的熏陶和滋养实现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培育之中.
中国传统书院教育以儒家思想为指导,重道德教育、学术自由,坚持治学务实、环境育人,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现代高等教育要健康发展,一方面需借鉴国外著名高校的先进办学理念,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立足于中国优秀的传统书院文化教学理念,扎根于历史的土壤,把优秀的文化传承下来,用以解决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将中国传统书院文化融入现代高等教育,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借鉴和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份的全国高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被赋予该有的关注.然而,综观中国当前德育进行的状况,存在着德育理念重“塑造”
博士毕业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生力军,但一直以来,受制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国内外对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均非常缺乏.本文利用2016年中国13所高校博士毕业生问卷调查数据,对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偏好、实际就业去向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偏好与实际就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在教学科研部门就业的比例远低于期望值,这种差异在女性群体中表现的更为明显;性别、
2014年,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存在多年的文理分科被正式取消.然而,关于高中阶段采取文理分科教学、高考采取文理分科考试的利弊讨论却争议不断.诸多研究集中探讨高中期间文理分科的合理性等问题,但缺少有关文理分科对学生大学期间及未来发展影响与作用的实证分析.论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探讨在高中阶段文理分科机制影响下,学生进入大学及劳动力市场后的差异.研究发现:文理科学生差异化的能力特点,需要
政府对精英大学的选择性投入是否培育了大学生更多的精英特质,是一个极具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学术议题.本文以“社会同情”这一精英素养为被解释变量,基于“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的截面数据,使用基于反事实框架的倾向值匹配法实证估测了不同层级院校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旗舰大学相较于精英大学对大学生社会同情的影响更甚,精英大学相比较准精英大学也更为显著的促进了大学生社会同情的生成,但准精英大学和普通大学对大学生
中国的大仅有一百多学年的历史,经历了错综复杂的政权更迭和文化冲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走“中国特色,综合创新”的文化发展道路,全面加强中国特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大力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高校人物档案既是文化传承的历史积淀,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具有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艺术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开拓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物档案新领域等举措,将使高校人物档案在建设中
多元文化时代的道德教育被赋予诸多理想与期待的同时,对于其能否授人于价值批判的精神利器,彻底担当促进人自身价值理性的自由与发展,以及社会形而上领域的纯粹性、统一性历史任务的质疑与诘问也从未停止.究其缘由,虽然道德教育现代性的价值功能已经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积极回应,然而,对其在多元文化时代的新境遇、历史缘起、文化诉求等一系列问题的逻辑佐证和现实分析尚未充分,需要以多元文化为背景,从互动关系的视角切入进
作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委托项目,开展“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不是研究者一时冲动、心血来潮的产物,而是时势发展的呼唤,是高教理论工作者责任担当的体现,是一次大胆又慎审的尝试.推动形成高等教育实践丰富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辩证互动,是高等教育理论工作的责任、意义和价值所在.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思想观念首先应现代化;要想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也需要有建设高等教育思想理论研究强国与之相匹配.这
高校师资建设是实现“双一流”的关键,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基础和保障,是涵养一流人才德性的前提.但由于指标评价体系不科学、教育资源短缺、高校发展不平衡、思想认识偏差等原因,当下出现了先师资后学校和学科、过度追求名师“光环”效应、一流师资“单向”流动加剧、重“引进”轻“培育”、重科研和学术成就轻教育教学等问题.对此需要构建中国特色评价指标体系;改进师资建设策略与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涵养弱势高校和学科的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