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照研究鼻咽癌MRI和CT成像差异,并探讨其对鼻咽癌T分期(92分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鼻咽癌MRI和CT颅底成像差异,对原发肿瘤靶区体积大小计算的影响。
方法:对101例经病理诊断为鼻咽低分化鳞癌的初诊患者,应用1.5T磁共振和CT分别进行成像并进行对照研究,研究MRI和CT成像差异对鼻咽癌T分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MRI与CT颅底成像差异的病例,应用ARTP-TOP3D-TPS系统进行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原发肿瘤靶区的勾画和体积计算,并进行比较。
结果:MRI对病灶发现率在咽后淋巴结(P=0.0000<0.05)、头长肌(P=0.0000<0.05)、蝶骨(P=0.0051<0.05)、枕骨斜坡(P=0.0000<0.05)、副鼻窦(P=0.0111<0.05)与CT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以MRI成像T分期为:Ⅰ期1例、Ⅱ期37例、Ⅲ期43例、Ⅳ期20例,以CT成像分期T分期为:Ⅰ期4例、Ⅱ期63例、Ⅲ期25例、Ⅳ期9例,两者构成比比较P=0.0006<0.05,有统计学意义。ARTP-TOP3D-TPS系统根据MRI成像勾画鼻咽癌原发肿瘤靶区体积为46.62±11.54,根据CT成像勾画鼻咽癌原发肿瘤靶区体积为34.67±8.53,两者比较P<0.001,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MRI与CT比较,MRI在鼻咽癌诊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发现咽后淋巴结、头长肌、蝶骨、枕骨斜坡、副鼻窦的病灶;2、鼻咽癌MRI分期与CT分期比较,早期(Ⅰ期、Ⅱ期)构成比下降,晚期(Ⅲ期、Ⅳ期)构成比上升。3、如果MRI提示有颅底侵犯而CT未显示颅底侵犯,那么按MRI成像勾画鼻咽癌原发肿瘤靶区体积可能比按CT更大,会对临床放射治疗计划产生影响。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鼻咽部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影像学证据是鼻咽癌诊断和治疗的主要临床依据,影像学检查在确定NPC原发灶、浸润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以更准确确定放疗靶区,对合理制定放疗计划,提高NPC治愈率有较大帮助。在影像学检查手段中,CT与MRI的应用对鼻咽癌诊断和放射治疗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深刻影响。由于CT和MRI成像的原理不同,MRI与CT检出鼻咽癌侵犯不同部位的敏感性亦不相同,所以许多学者对两者在鼻咽癌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CT和MRI对鼻咽癌分期上,但这些研究都是非数理性的描述性研究。我们的研究在继承前人基础上,对我院101例鼻咽癌病人的MRI和CT鼻咽部成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数理统计的角度分析两种影像学结果对鼻咽癌分期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对MRI与CT扫描鼻咽癌侵犯颅底骨质成像存在差异的26病例,应用美国ARTP-TOP 3D-TPS系统进行鼻咽癌原发肿瘤靶区的勾画和体积计算,初步探讨鼻咽癌MRI与CT颅底成像差异对原发肿瘤靶区体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