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痔清软膏致皮肤过敏7例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全国流调行业发布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bd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肤痔清软膏致皮肤过敏患者7例,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21~65岁,平均34.6岁.7例患者均为肛肠术后病人,因术后换药外用肤痔清软膏,引起皮肤红斑、丘疹伴瘙痒.7例患者均为首次使用,潜伏期8~24h,平均15h;7例患者初发表现为肛周局部换药涂抹处出现皮肤灼热感或瘙痒,粟粒至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丘疹密集,但无融合性斑块.该7例患者的潜伏期均在24h内;皮损分布:全部病例仅表现为肛周换药涂抹处受累.病程经过:患者停药后10h内逐渐消失;最迟在48h内全部消失.无需特别治疗. 肤痔清软膏(35克/支,国药准字220025745,贵州绿太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为纯中药制剂。从本文病例看,肤痔清软膏所致皮肤过敏反应的潜伏期短,皮损消失快。肤痔清软膏中的冰片具有清热止痛的作用,局部外用对感觉神经有轻微刺激;黄药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水煎剂有抗菌作用,但是具有一定的毒性。肤痔清软膏外用致皮肤过敏反应的临床报道较为少见,其过敏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临床对有过敏史及为过敏体质的病人应慎用或最好不用。
其他文献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加,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作为其主要病因,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确切的病因和病机尚不十分清楚,针对DVT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等的基础研究仍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目的:通过对一例脑梗死患者的药历分析,探讨药师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如何对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药学服务,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通过分析一例脑梗死患者的住院诊断、治疗方案、临床用药情况等数据。结果:药师书写了药历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药学监护点,为患者提供了用药分析、用药及饮食教育等药学服务。结论:药师的药学服务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布鲁氏杆菌脊髓炎中西药学监护的方法和作用,促进临床中药学的发展。方法:以2015年7月1例布氏杆菌脊髓炎患者治疗为例,临床药师从个体化用药方案的制定、用药教育等方面,提供全程中西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积极参与药物治疗过程,对患者实施合理的中西药学监护,患者体温、神色、舌苔、大便等显著好转,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临床开展中药学和药学监护非常必要,利于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
本研究采用正常和CCl4致慢性肝损伤模型大鼠,何首乌给药剂量分别为生药10和20g·kg-1,考察何首乌50%醇提物对大鼠的一般状态、生化指标、细胞因子及组织病理的影响,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不同剂量何首乌在不同大鼠模型上的量-效/毒应答差异.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正常高剂量组ALT(谷丙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HMGB-1(高迁移率族蛋白1)、IL-1β(白细胞介素-1β)显著
目的:综述雷公藤生药及其制剂的肝毒性物质基础、中毒机制及减毒方法研究进展。方法:以"雷公藤""肝毒性""减毒研究""Tripterygium wilfordii""hepatotoxicity"等为关键词,组合查阅2005年1月至2015年5月发表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PubMed中有关雷公藤肝毒性研究的文献报道,并对其肝毒性化学成分、毒性机制和相关减毒研究方面进行综述。结果和结论:共
目的:对北沙参进行本草学和道地产地的考证。方法: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中对沙参的记载和相关文献的分析,以及实际调研,综合论证。结果:理清南北沙参的历史变迁,明晰北沙参的道地产地。结论:山东莱阳为北沙参的道地产地,应当大力发展。
肿瘤是指有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有恶性与良性之分。良性肿瘤易清除对机体的影响较小,恶性肿瘤则可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严重者可致机体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而癌症则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14年全球癌症报告》称,现癌症在全球发病形势严峻,发病率与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3],与心血管疾
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形成之前,对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其发生.主要是以养生为要主,贯穿于日常饮食、起居、情志、欲望等方面,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②"见微知著",对某些疾病出现的前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③"有病早治",有了疾病应该及早对症治疗,不要延误病程,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轻病拖成重病.④"已病防变",把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粘膜或全层甚至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而脱出肛外的一种疾病.是肛肠科难治疾病之一.自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之间,采用三联微创术,即直肠粘膜排列结扎术,消痔灵直肠周围间隙注射术及肛门环缩术,治疗中重度直肠脱垂20例,取得满意疗效。史兆岐教授认为直肠全层脱垂发生于乙状结肠与直肠的附着点(固定点),在治疗上重点是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的交界处粘膜下层注射消痔灵,其次在两侧骨盆直肠间隙及直肠
目的:为探讨消痔灵改良注射法联合括约肌修补术治疗Ⅲ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收118例Ⅲ度直肠脱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改良注射法联合括约肌修补术,对照组为传统注射法联合括约肌修补术,每组59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总体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均为100%,观察组治愈率98.3%,对照组治愈率91.5%.通过1年各种形式的疗效观察和随访,均无肛门直肠狭窄、排便障碍、结肠功能紊乱、性功能减退等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