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隔离症引发大咯血的介入治疗

来源 :全国第七次外周血管病介入新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mei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管造影及栓塞术治疗肺隔离症引发大咯血的临床价值及其安全性。 材料和方法:对12例肺隔离症引发大咯血患者,通过血管造影,对异常供血动脉网,采用高温、高压消毒的明胶海绵颗粒及真丝线段进行栓塞. 结果:对12例肺隔离症患者,通过血管造影,共发现异常供血动脉26支,全部发自胸主动脉.表现为供血动脉主干明显增粗、扭曲,中远段血管呈毛线团状,远端相互吻合成丰富的血管网.11例患者病变区有数支血管共同组成。栓塞异常供血动脉后,咯血停止.随访6-18个月,无复发及并发症出现. 结论:血管造影及利用明胶海绵颗粒及真丝线段栓塞肺隔离症引发大咯血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
其他文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为慢阻肺,是一种病程长、反复发作,严重损害老年人健康的呼吸系统多发病.它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表现为咳嗽、憋喘、咳痰且进行性加重.有资料显示,COPD患者中,90%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它将成为21世纪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大敌.虽然就目前科技发展水平来讲,尚无根治此病的良药.但是对于缓解期的患者采用有效的康复指导和护
护理脑梗塞病人时,精神支持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在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改善其负性情绪,激发内在动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而早期康复训练对促进病人运动功能的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优于单纯药物及恢复期康复.
本文探讨了非呼吸道阻塞性机械窒息致死的死亡机理.建立了非呼吸道阻塞性机械窒息致死动物模型.在实验前、后分别从实验组和对照组兔子的耳缘动脉和左心室中抽取2ml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
本文讨论了本例患儿系未满周岁的婴儿,生前长期母乳喂养,未按时添加Vitk含量比较丰富的蔬菜、水果等辅食,出现腹泻3天后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突然发病,迅速死亡.尸检证实存在蛛网膜下腔广泛出血,而未发现有暴力性损伤、脑血管畸形及其他能够导致死亡的自然性疾病和中毒征象,故该女系因晚发性Vitk缺乏症引起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导致死亡的原因。
本文讨论了法医学实践中经常遇到在急死案件中的损伤、疾病与死因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当损伤与疾病并存时,不仅要分析损伤与死因、疾病与死因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分析损伤与疾病的关系,还需区分哪些是主要关系,哪些是有因果关系。
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从法律精神医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讨论.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减轻责任能力的评定同其他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一样,多是依靠经验进行.由于多种原因对有些案例的鉴定存在较大分歧的问题.提出了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以期早日解决这些问题,使精神病人的部分责任能力鉴定更加客观公正的建议。
本文测定了血样中有机磷杀虫剂.应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联用(SPME-GC/PFPD)技术,探讨影响SsPME萃取效果的萃取头类型、萃取温度、解析时间、离子强度等因素,优化GC-PFPD(P)仪器条件.揭示了在优化的GC-PFPD(P)条件下,杀虫剂的响应值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本文研究了苯扎氯铵在大鼠体内的毒性动力学特征及口服给药后的体内分布.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静脉和动脉给药,并通过PowerLab监测中毒后各项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等的变化。
目的:探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最佳临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1990~2006年16年间临床治疗的53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内科保守止血治疗199例,外科断流或分流手术治疗例123例,内窥镜套扎治疗76例,介入治疗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32例,双介入即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性脾栓塞(PSE),应用有效的栓塞材料
目的:探讨动脉栓塞在动脉性出血治疗中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5例动脉性出血患者行动脉栓塞治疗.其中,鼻出血3例,产后子宫大出血5例,大咯血1例,支气管扩张咯血1例,脾破裂3例。外伤后盆腔出血2例。出血时间1小时至1周.出血量100-3000ml.结果:操作成功率100%。动脉栓塞治疗止血率93.33%(14/15),复发率6.67%(1/15)。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24个月,1例复发.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