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属中医耳眩晕之范畴,属真性眩晕,本文从中西医的诊疗方面论述如何准确诊治良性眩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医方面,疾病的发作期与间歇期当分而治之,治则“实则泄之,虚则补之,以平为期而已”,同时针对不同的体质类型,可以因人制宜,制定相应的体质干预方案,减少发作次数及减轻发作时的症状,达到干预BPPV 的效果。
【出 处】
:
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属中医耳眩晕之范畴,属真性眩晕,本文从中西医的诊疗方面论述如何准确诊治良性眩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医方面,疾病的发作期与间歇期当分而治之,治则“实则泄之,虚则补之,以平为期而已”,同时针对不同的体质类型,可以因人制宜,制定相应的体质干预方案,减少发作次数及减轻发作时的症状,达到干预BPPV 的效果。
其他文献
近年来,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受到广泛关注,其已被证实与包括喉接触性肉芽肿/溃疡、声带白斑、喉癌、中耳炎、鼻窦炎在内的多种疾病相关,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1]。
临床工作发现小儿扁桃体术后出血、感染、窒息等并发症较成人多见,可能由于患儿不善表达、对手术的恐惧感、对疼痛耐受差等原因所致;手术方式如淘汰的电切(高温、创伤重,不利于愈合,疼痛重等缺点);也有护理不到位等因素(未予以勤查房勤询问,忽视了小儿心理生理与成人的不同),所以我们应注重对小儿扁桃体围手术期的护理。
通过介绍近几年来以雷火灸为主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情况,即单独应用雷火灸以及雷火灸与中药,针刺,穴位注射疗法相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说明了雷火灸副作用小,价格低廉,易于接受,操作便捷且疗效确切的特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及在临床中加大应用和推广,同时提出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目的:在已知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有较好临床疗效的基础上初步探究穴位埋线治疗AR 的中枢响应特征。方法:对8 例符合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纳入标准的AR 患者进行穴位埋线治疗及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并对比前后脑功能区,找出效应区域。
目的 研究慢性咽炎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伴随疾病及各体质类型的慢性咽炎患者的治疗情况,为慢性咽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一年内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18 岁至65 岁的548 例慢性咽炎患者,采用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中医体质调查,通过转化分数判定患者个体体质特征,分析慢性咽炎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同时调查其伴随疾病和治疗情况。
目标对比F-肌动蛋白α亚基在不同家族史的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以探究外周血单核细胞CAPZA1 是否可以作为鼻咽癌潜在标记物。方法 选取鼻咽癌高癌家系癌气虚体质患者(观察一组)9 例、散发鼻咽癌气虚体质患者(观察二组)9 例、健康人(对照组)9 例。
目的:观察鼻敏停中药对变应性鼻炎血清IgE 的影响.方法: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生理盐水、鼻敏停中药水煎液和氯雷他定混淆液灌胃,观察其对血清IgE 的影响.结果:鼻敏停中药能明显降低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IgE 值(P <0.01).
分泌性中耳炎中医称之为“耳胀耳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可因急性期未得到及时与恰当的治疗或反复发作、迁延而致。疾病后期病变部位损伤到听毛细胞可出现混合性耳聋。封闭性中耳炎慢性期的后期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中医药治疗可以改变声导抗c 型和b 型的曲线,使分泌性中耳炎获得较好的疗效。
这篇文章介绍的可操作性BPPV诊断标准,是由巴拉尼协会前庭症状分类委员会制定的。该标准反映了目前关于BPPV的临床和病理机制知识,包括已经确立的BPPV类型和新出现的BPPV综合征。预计关于BPPV疾病不断增长的认识,在将来还会导致产生新的诊断标准。
目的:探讨地氯雷他定联合辅舒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138 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A、B、C 三组,每组46 例,A 级给予地氯雷他定5mg/d,睡前口服,B 组给予辅舒良每天一次喷鼻,每次各鼻孔两喷,C 组予地氯雷他定及辅舒良,使用方法同A、B 组,2 周为1 疗程,疗程结束后行鼻部症状积分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