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五塔蒸馏系统中精馏塔的模拟分析

来源 :第六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mfdpv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Aspen Plus建立对酒精五塔蒸馏系统中精馏塔生产运作过程的静态模型,稀酒精流量为1,进料乙醇浓度为10%wt时,最优操作参数为:蒸汽流量为0.1711~0.1729,杂醇油侧线位置为第45~47 块板,酒精侧线流量为0.1031,杂醇油侧线流量为0.003112;应用最优操作参数的前提下,酒精产品品质符合国家食用酒精(GB10343-2002)标准优级以上.通过精馏塔塔内组分的分布及不同沸点组分运动情况,分析杂醇油塔中集聚以及巴斯德净化区的形成的原因.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建立的适用于研究电力系统在大扰动下的暂态和中期动态分析的核电机组的数学模型,对大型压水堆核电厂(大畈核电厂)接入湖北电网后的影响从潮流,短路电流的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针对3组不同的故障模式对大畈核电机组的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大畈核电站的接入能很好的弥补武汉江南及黄石地区的电力供应缺口;对于一般形态的故障在快速而正确切除的情况下,核电机组本身不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但是如果
风力发电具有波动性、间歇性的特点,大容量的风力发电接入电网,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严重挑战.为了减小这种不利影响,便于电网合理调度,需对风功率进行预报.本文在风电场实测数据详细的分析基础上,应用混沌时间相空间理论建立了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一阶局域模型,对某风电场未来5min、15min、30min内的风电功率进行预测,最后对预测结果进行了评价,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本论文首先对国外液流电池建模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全钒液流电池(VRB)进行SIMULINK 建模,给出VRB 系统的简单模型,并明确了计算该模型各项参数的方法,而后验证复杂的VRB储能系统使用简单模型建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液流电池的充放电等特性.其后建立基于全钒液流电池的储能系统,用于抑制风力发电输出功率的波动,通过仿真验证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对风电功率波
基于高分子溶液的格子模型,本文建立了一个可以描述各种环境响应高分子凝胶溶胀行为的分子热力学模型.在该模型中,一共有两类参数,一类是溶剂与凝胶之间以及两溶剂间的能量参数εij ,另一类是高分子凝胶自身的尺寸参数Mc.研究结果表明,该分子热力学模型只需较少的模型参数就可较好地描述温度及溶剂敏感型高分子凝胶的溶胀行为.此外,该模型还能关联pH 敏感型高分子凝胶的溶胀平衡数据,其趋势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而
高速逆流色谱作为一种基于液-液分配原理的新型分离技术,可用于异戊酰螺旋霉素的分离制备.溶剂体系的选择是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的关键.本文用分配系数测定法筛选适合分离制备异戊酰螺旋霉素的溶剂体系.以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水(V/V)为10:1:5:7 这一体系为例,进一步考察了温度、pH 对分配系数的影响.将这一体系初步应用于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分离得到异戊酰螺旋霉素II、III的纯度分别为95.8%、9
利用置于挡板后方的声发射传感器,采集高压液体喷雾撞击挡板产生声发射信号,结合功率谱分析,提出了临界良好雾化状态的声能量判据,即随着流量的增加,当液滴撞击挡板产生的声能量趋于平稳并开始缓慢上升,雾化准数由缓慢增加转变为迅速增大以及声能量均方差开始上升并趋于平稳对应的状态为良好雾化的临界状态.判据得到了摄像法和CFD模拟结果的验证.由此,获得了一种便捷、灵敏、实时、环保的雾化效果评价技术,为雾化性能考
本文研究了交叉三角形波纹通道的沟槽夹角α对传热和流动的影响.实验中使用热线热膜风速计对流道流场进行了测量.研究发现,α=90°时努塞尔数和摩擦系数同时达到最大,且j 因子和综合传热效率指数PEC 也达到最大.结合场协同理论对不同夹角沟槽的PEC和流动积分项Int以及平均协同角βm 进行对比分析.实验及模拟的数据都能与场协同理论较好吻合.
在乙氧基化反应中,环氧乙烷在反应混合物中的溶解度是影响反应动力学和装置操作安全性的重要数据.针对环氧乙烷的特殊性(难以通过实验来测定汽液平衡数据问题),提出了一种估算环氧乙烷在反应混合物中溶解度的方法.以乙二醇和三种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为溶剂,测定了120~160℃温度范围内、压力p<0.6MPa时,环氧乙烷加入量与系统平衡压力、液相液位的实验数据.建立了基于UNIFAC 方程的环氧乙烷溶解度计算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中泄漏源强是预测事故后果的主要影响参数,是事故应急救援决策的基础.本文将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于危险化学品泄漏源强的反算中,以期在化学品泄漏事发过程中快速准确的得出泄漏源源强数据.根据高斯烟羽扩散模型和下风向浓度测量数据,将计算浓度与测量浓度的误差平方和作为目标函数,利用粒子群算法来确定源强;并通过模拟的测量浓度数据进行算法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应用于泄漏源强的反算是可行的,
为了探讨金属配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识别机理,在强极性溶剂中制备了槲皮素-铜(Ⅱ)金属配位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槲皮素-铜(Ⅱ)的配位方式及槲皮素、铜(Ⅱ)和功能单体a-甲基丙烯酸之间的作用模式,结果显示槲皮素、铜(Ⅱ)和a-甲基丙烯酸三者发生了络合作用.透射电镜及平衡结合实验结果表明溶剂用量对印迹聚合物形貌及结合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系统研究了金属配位印迹聚合物对槲皮素的结合性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