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六到骈体--论孙梅《四六丛话》在清代骈文演进中的理论推动作用

来源 :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ING04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以前,骈文的演变大体以晚唐李商隐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到魏晋到李商隐是一个阶段,从李商隐到明代是一个阶段.在前一阶段,两汉萌其芽,魏晋发其端,南北朝鼎其盛,隋唐流其风,以南北朝骈文为代表;在后一阶段,晚唐改其辙,两宋定其调,元明等而下之,以宋四六为代表.从名称看,前一阶段从梁开始以"今文"、"今体"称,后一阶段则主要以"四六"称;从创作看,两个阶段亦有明显不同.以两阶段的代表为例简要说明:南北朝骈文多骈散句兼行,对偶宽泛用典自然,而宋四六多通篇对偶,对偶用典多工致切合;南北朝骈文除了公私文翰还有无关应酬的情韵之作,而宋四六则局限于官场应用与私人应酬;南北朝骈文即便公私文翰亦有"遥情隽致",而宋四六渐成套路而缺少"作家风韵".明代王志坚《四六法海序》总结云:"大抵四六与诗相似,唐以前作者,韵动声中,神流象外.自宋而后,必求议论之工,证据之确,所以去古渐远,然矩矱森然,差可循习."指出了两个阶段骈文的整体区别.而清代骈文的发展则大体呈现出对此前骈文史的倒序演进:宗尚上从接踵宋四六到师法六朝三唐骈文;这种宗尚的转变又进而带来一系列的变化:语言上从工致切合回归渊雅自然,应用领域上从公私文翰扩展到情韵之作,作品风貌上也从"无复作家风韵"发展到富有"遥情隽致",名称上则逐步以"骈体"(或"骈文"、"骈体文")取代"四六"指称这些师法六朝、三唐的骈文,并越过宋、元、明四六追冠六朝、三唐骈文.骈文在清代的这种演进,概括起来就是从四六到骈体的演进.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由德国传教士郭实腊以"爱汉者"笔名主编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为行文方便,以下简称《东西洋考》),近年来开始得到文学研究者的重视.不过,学界已有成果主要是探讨传教士写作对于中国文学(特别是对小说的体例)的借鉴和传播,虽然充分注意到了传教士对中国文学传统的适应,但是对其本身所具有的西方/基督教文学传统关注甚少.这样的研究视野,忽略了《东西洋考》的宗教报刊的属性以及传教士
石刻以石易于获取、经久耐用的独有载体特点,广为人用,几千年来发展成为一类重要的文献形式,保存了许多稀有的文献,在中国的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传播作用,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课题.石刻同样是文学传播的重要手段.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文学的传播方式甚多,但与史上曾有的文学传播方式比,石刻在传播文学观念,传播作者之名,传播文学创作的积极性,传播文体形式,传播文学作品,推动了文学史的发展方面,有其独特贡献.杜
《孟子》的文学成就长期以来被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掩盖,尽管唐宋古文家如韩愈、苏洵等人也从中汲取创作养分,但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直至明清,学者开始从文学角度看待儒家经典,经学逐步走向文学.然这种转变在《孟子》还不太明显,以致清初唐彪感叹举世读是书者"但求其义理,不于其文辞细加揣摩"的现状,并呼吁说:"若将其佳者,拣数十篇录为一册,殚心揣摩,则必有以造其微者."不过这种倡议并未得到太多的回应,道光以前,
现代散文理论吸纳古典资源的途径及方式是多方面的,其中突出的特点是"挖掘"与"追认"."挖掘",即是将古代不少无人重视的散文作品及其理论,或本无人或极少有人视为散文作品的,以现代"纯文学"散文观念衡量,重新发现,"挖掘"整理出来,视为散文和散文理论,通过"挖掘",即有许多古典资源可以吸纳和利用."追认"概念,《辞海》的定义是"事后认可某人的某种身份".推而广之,"追认"的对象既可为历史上的名人、具体
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的原型来自于先秦两汉文学之中,主要有三大源头:一是来源于《庄子·渔父》、《楚辞·渔父》,作为隐士高人形象出现,体现了潇洒出尘、散淡闲适的人生理想;二是来自于姜太公的历史传说,主要见于《吕氏春秋》等的相关记载中,体现了待时而动、用世立功的人生追求;三是《吴越春秋·伍子胃过江》中的带有义士侠客色彩的形象。三者在后世的接受中交错发展,互为消长,尤其以前两方面对后世文人心态产生的影响更
正衬是中国古代散文创作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笔法。如果心目中预先就有“正衬”这一概念,并清楚其所包含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原则,那就比较容易敏锐地感知古代作家在巧妙运用正衬笔法时的艺术匠心。所以,“正衬”理应成为古代散文批评话语体系中的一个概念。正衬笔法在现当代白话散文中也很常见,比如巴金的《小狗包弟》、汪曾棋的《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史铁生的《墙下短见》等,都曾巧妙地运用过正衬笔法。由此可见,借助“正衬”
作为中国文化史、史学史、文学史上的重要典籍之一,《史记》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愈来愈得到重视.到了宋代,文章批评深入发展,文章学成立,司马迁《史记》通过文章学构建得以接受.《史记》既是史学经典,又是文章学经典,在汉唐都有了较为广泛的接受。宋代文章学深入发展并形成体系,使得司马迁及其《史记》在文章学方面得以接受并有着重要价值。
梁章钜重提六朝“文笔之辨”与阮元一样意在提高骄文地位,批驳桐城派古文家贬低骄文地位,以散体文为文章正统的观点。继承阮元之外,梁章钜的文章学观点也具有独特性。第一,相较于阮元否定古文家的散体文为“文”,只承认比偶、声韵的骄体文为“文”的矫枉过正;梁章钜的古文、骄文之辨更为通达、折中,认为“文笔之辨”是六朝文论的范畴和语境,只是自己立论的依据和手段,实已不能规范明清的文章学格局。第二,梁章矩主张骄散结
中国古代文论中,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以时间上开古文评之渊薮,又在古典散文作家风格论、文体论,尤其风格气质论等事关文学理论本质方面经典简约的评说,而在中国古代散文理论批评上占据极重要的地位."论文之书,始于《典论·论文》""三古之文尚已.赢秦、炎汉,无格律之拘,建安、黄初,体裁渐备,论文之说出,《典论》其首也."其首创性与理论指引性,都对中国古代文论体系的建构无疑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国散文不可能迟至商代才起源,所谓的甲骨文己是成熟的庞大文字体系,实际上与《说文解字》的庞大文字体系差不多,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如此庞大的文字体系不可能仅仅用于记录占卜,所以,以所谓的甲骨卜辞为中国散文的起源实误。中国古代文学的文体研究不是也不应该以西方的文学标准为主导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进行西方式的、纯而又纯的文体细分和文体辨别,而是在关注中国古代文学的实际情况之下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文体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