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粉虱与植物、病毒的互作促进了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传播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i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昆虫-植物-病毒之间的互作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研究表明,植物的防御反应通常会对昆虫传播病毒造成影响。本研究以Q型烟粉虱( Bemisiatabaci)、番茄、番茄黄花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带病毒烟粉虱取食后的植物对后来取食的不带病毒烟粉虱的产卵量和寿命的影响,以及不带病毒烟粉虱取食后的植物对后来取食的带病毒烟粉虱的产卵量和寿命的影响,并测定了带病毒和不带病毒烟粉虱取食以后引起的植物内源茉莉酸、水杨酸含量及与茉莉酸途径相关的酶抑制剂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不带病毒的烟粉虱取食后的植物没有显著影响后来取食的带病毒烟粉虱的产卵量和寿命,相反,带病毒的烟粉虱取食后显著增加了后取食的不带病毒烟粉虱的产卵量和寿命,并且带病毒的烟粉虱取食之后,植物叶片的内源茉莉酸含量和酶抑制剂的活性都显著低于不带病毒的烟粉虱取食后的叶片,而带病毒和不带病毒的烟粉虱取食后叶片的内源水杨酸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带病毒的Q型烟粉虱取食后通过抑制植物的茉莉酸途径及与其相关的酶抑制剂活性,来降低植物的防御反应,从而促进了后来取食的烟粉虱的生长发育。在田间,带病毒烟粉虱取食健康的番茄时会在短时间内将病毒传到健康的番茄上,而这种对后取食烟粉虱的有利作用将会促进病毒的发生和传播。同时我们可以看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和烟粉虱在与植物的互作过程中,通过抑制植物的防御反应,促进了烟粉虱的生长发育,从而促进了病毒病的发生和传播。
其他文献
蔗糖产业是保山市的传统支柱产业,在促进热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市政府8月中旬统一组织的蔗糖产业调研中甘蔗生产情况,分析了全市甘蔗生产的基本特点,针对其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巩固甘蔗产业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基础、改善条件,强化科技、提质增效,健全机构、加强领导等措施。
滇蔗茅是甘蔗野生近缘属植物资源,通过光周期诱导甘蔗属热带种与滇蔗茅花期相遇进行远缘杂交利用,获得了远缘杂交子代种质材料.本论文对远缘杂交亲本云南95-20(滇蔗茅)及其子代云南03-316的染色体数目进行鉴定及核型分析,进一步利用双DNA探针对子代中期细胞染色体进行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hybridization,GISH)分析,结果表明:子代(云南03-316)细胞中
为初步探寻柑橘园内蓄草与否对害虫和天敌的影响,2013年5月16日至7月28日,在重庆市万州区青龙果园内开展该方面的研究.试验分除草组和蓄草组,在农事操作等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调查温度及害虫、天敌的数量.测量柑橘树14:00时树冠中温度变化,结果发现,除草组与蓄草组的平均温度分别31.60C和31.5℃,除草组比蓄草组高出0.1℃,通过SPSS 13.0采用成对样本T测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除
印度小裂绵蚜(Schizoneurella indica Hill Ris Lambers),是国内新纪录种,苹果新害虫.目前,该虫已在云南省昭通和昆明市苹果种植区普遍发生与为害,若虫体白色或乳白色,体外被白色绵状物,主要为害苹果须根和新根,集中发生于地下0.5 m范围以内.无翅蚜种群全年均有发生,有翅蚜的发生全年只有1个时期,为11月上旬至12月下旬,但虫量极少,田间较难观察.为掌握其生物学和生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Small brown planthopper,Laodelphax striatellus)传播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引起,该病毒除可通过灰飞虱取食水平传播外,还可通过侵染灰飞虱卵巢进行垂直传播。本团队通过研究感染RSV的传毒介体灰飞虱的发育、生理和取食行为变化,评估了RSV与灰飞虱及其体内类酵母共生菌(Yeast-like symb
为明确抗草铵膦转基因水稻上施用草铵膦对褐飞虱生长、发育以及繁殖的影响,在室内将褐飞虱单头饲养于经0.5%草铵膦处理的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上,并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经草铵膦处理的水稻上饲养的褐飞虱若虫历期与清水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成虫寿命显著低于对照.褐飞虱雌成虫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在草铵膦处理与对照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在实验种群生命表中,草铵膦处理的褐飞虱种群趋势指数(I)为110.87,清
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2013年和2014年采白贵州省贵阳、平坝、遵义、黔西、平塘和玉屏6地白背飞虱种群对8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对噻虫嗪的敏感性最高,LCso在0.06 -0.93mg a.i./L(平均值为0.33mg a.i./L);其次为吡虫啉、毒死蜱、环氧虫啶和噻嗪酮,其LCso范围分别为0.08 -2.84mg a.i./L(平均1.03mg a.i./L)、1.09
本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黄腐植酸( Fulvic Acid,FA)浸种栽培稻(Oryza sativaL;南粳44)对不同时期杂草稻(Oryza sativaf.spontanea;JS-YI)分蘖动态、株高、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及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完善直播稻田杂草稻治理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4株/m2杂草稻密度下,与对照(清水浸种)相比,随着黄腐植酸浸种浓度上升,杂草稻分蘖数、株
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是影响其高产、稳产的重要生物灾害,而小麦播种前采用的药剂拌种是防治小麦病虫害的一种有效途径(陈万权,2013).由于不能掌握药剂的最佳堆闷时间和播种时极端天气造成的温湿度不均对小麦幼苗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影响农民进行药剂拌种的积极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选取三唑酮、三唑醇、立克秀、卫福和适麦丹5种拌种剂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各药剂的最佳堆闷时间,探讨了药剂、温度和湿
小麦全蚀病可随土壤和种子传播,近几年在河南省大范围发生,严重为害了小麦生产,为了安全有效的控制该病害,本研究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大田试验,以期找到一种安全有效的生防制剂.所有药剂均采取拌种处理,两次根系调查及枯白穗调查结果表明,7种药剂处理均有一定防效,防治效果最好的为YB-01、YB-01+60g/L戊唑醇和12.5%全蚀净,拔节期防效分别为69.92%、77.71%和63.25%,抽穗期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