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学术内涵诠释

来源 :2017第五届岭南内科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y6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末期,周岱翰教授从临床与实验开展岭南中药及对抗癌中草药的研究,此后经过50年的发展,学术内容涉及中医肿瘤基础理论、四诊、病因病机、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药制剂、中药及复方抗癌机理、姑息治疗、疗效评价、流派传承等研究,逐步形成具有中医药学特色与优势、岭南医学人文特点、以"带瘤生存"为治疗新理念的中医肿瘤学术流派,是当代中医学术流派在岭南地区发展的新成果.
其他文献
中医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影响中医药事业继往开来的关键环节.当代著名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与技术专长,乃是中医药理论和他们实践经验相结合的结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药的学术水平和发展趋势.全面系统而有重点地整理总结当代著名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全国著名温病学家彭胜权教
西学东渐以来,中西之争甚嚣尘上.现代医学以其讲理清楚,用药后疗效可靠而迅速得到认可,称之为"科学".而中医本身看起来对疾病的认识模糊,理论繁杂,说理似玄,疗效又时灵时不灵,渐渐被认为"不够科学".从临床来看,中医西医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疗效,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医与西医两种医疗体系如何更好地结合一直是从业者深思的问题.但两种医疗体系可不可以结合?应该怎样结合?时至今日
失眠是指在充分的睡眠机会和环境的前提下,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早醒或再入睡困难等,属于祖国医学"不寐"范畴.随着现代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我国人群中睡眠障碍患病率高达38%,赵建军教授认为情志因素已成为失眠的首要考虑病因,也有众多调查提示失眠与抑郁存在着密切联系,肝郁与不寐互为因果,临床上70%抑郁症患者伴有失眠,而失
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目前难治的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之一.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提示,8%的患者在确诊糖尿病时已有下肢血管的病变.从临床观察看,糖尿病史8年以上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病变比同年龄的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目前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机制尚不明确,慢性炎症过程是重要作用环节,尽早针对病机对该病进行干预治疗,可延缓病程及减少其他并发症.中成药制剂复方丹参滴丸在改善血管疾病方面得到认可,且
猪苓汤出自《伤寒杂病论》,临床上报道多用于治疗泌尿系疾病,亦有不少用于治疗消化系疾病.笔者应用猪苓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患者常出现的胸闷、下肢水肿、失眠、皮肤瘙痒等症状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糖尿病肾病(DN)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率与致死率高,是引发终末期肾脏病的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外周神经病变、尿白蛋白异常、肾小球硬化及尿毒症等症状,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故及时诊断糖尿病肾病并给予患者有效治疗,对控制病情发展、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有研究显示,给予早期DN患者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治疗,并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为深入观察2型糖尿病(T2DM)磺脲类药继发失效(SFS)夹痰瘀患者的糖代谢紊乱特点与中医痰瘀症状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30例磺脲类药继发失效(SFS)患者进行连续72h的血糖监测,并进行中医痰瘀症状量化评分,分为痰瘀阻和非痰瘀阻,测评SFS患者痰瘀症状兼夹与否及其程度.分析探讨SFS患者全天血糖水平漂移特点、痰瘀症状兼夹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燥证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人体阴津不足或阴津输布异常而出现干燥性症状的临床证候.燥证与现代疾病密切相关,见于各类疾病某一发展阶段,如干燥综合征、哮喘、2型糖尿病等.对于燥证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争论不休,各执一端,争论的焦点为燥邪的阴阳属性,这对燥证的辨证论治造成诸多不便.笔者认为不必拘泥于燥邪的阴阳属性之争,燥证的本质是阴津耗竭和阴津输布异常,据此可分为真燥证和假燥证.现就将真燥证和假燥证的理论阐述如下
瘿病是以消瘦、多汗、心慌、手抖、多食易饥、颈前肿大、眼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说文解字》释名日:"瘿,婴也.婴在颐缨,理之中也."意谓甲状腺肿大,如缨之吊在颈前.瘿病一般可作为各种甲状腺疾病的统称.在临床中以"阴阳六经辨证"使用经方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取得较好疗效,轻中度甲亢患者可纯中药治疗,中重度患者可减少抗甲亢药物用量及缩短治疗时间及减少复发概率.现将我们的特色诊疗方案介绍如下.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又称缺血性中风,是卒中的主要类型,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低治愈率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分水岭脑梗死(CWSI)约占全部脑梗死的10%左右,一般认为CWSI多是由于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虽然人们在纠正低血压、补足血容量、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等方面做了最大努力,效果却不尽理想.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