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使用法国动力气象实验室发展的变网格全球大气环流模式LMDZ在东亚地区进行降尺度加密,并单向嵌套CMIP5模式成员IPSL的输出结果,对当代(1961-2005年)和RCP4.5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21世纪中期(2021-2050年)的中国东部区域气候进行模拟.利用观测资料对全球模式IPSL和区域模式LMDZ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评估.
【机 构】
:
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210044 Laboratoire de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法国动力气象实验室发展的变网格全球大气环流模式LMDZ在东亚地区进行降尺度加密,并单向嵌套CMIP5模式成员IPSL的输出结果,对当代(1961-2005年)和RCP4.5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21世纪中期(2021-2050年)的中国东部区域气候进行模拟.利用观测资料对全球模式IPSL和区域模式LMDZ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评估.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NCEP资料分析2009年6月28日-7月1日发生在江苏的降水过程,分析了产生暴雨的大尺度环流条件;本次降水过程的影响因子;梅雨锋的锋生原因;切变线上中尺度低涡的发生发展机制.
受沿海季风槽影响,2011年7月15-17日华南地区发生了持续的暴雨天气过程,最大日雨量达到266.9 mm.暴雨具有雨量分布不均匀、局地雨势大的特点,与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的活动密切联系.
21世纪初叶尤其是2008年以来,全球变暖响应最显著的欧亚大陆冷冬频发,与自1980s以来的变暖大背景形成鲜明对比,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格外关注.利用1948-2012年NCEP/NCAR全球再分析月平均地表温度、高度场、风场等资料、NOAA的全球再分析海温场和AO指数资料,针对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冬季低温异常,从年际和年代际尺度变化角度分析,该区可划分全球变暖前、后的冬季温度异常两个阶段(1980
The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POD)-based ensemble four-dimensional variational assimilation method (referred to as PODEn4DVar) is a hybrid assimilation method that exploits the strengths of bot
针对源区起沙的不确定性,整理并选取了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几种起沙方案,结合中尺度气象模式MM5V3.7输出的高分辨率气象资料,将其应用于东亚地区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的源区起沙(尘)模拟研究,利用地面观测实况和卫星监测图像资料,比较分析了它们对东亚起沙源的模拟效果和差异,得出了模拟效果相对较好且性能稳定的两种起沙方案,为东亚沙尘暴的数值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利用中尺度WRF模式耦合不同的陆面参数化方案(Noah、RUC)对2006年6月24日发生在宁波地区的一次典型强对流天气(雷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雷暴发生前期近地面热动力场的特征,Noah方案的描述更为逼真,而RUC方案没有反映出下垫面覆盖的多样性以及城市下垫面的影响,城乡之间差异不明显;Noah方案模拟的雷暴启动、发展过程与观测较为一致,而RUC方案较好地描述出了演变过程中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SSTA) pattern differs between the central Pacific (CP) and eastern Pacific (EP) El Ni(n)os during boreal summer.
云是表征天气气候特点的重要要素之一,也是大气动力、热力、水分输送过程综合作用的外在表现,在地球系统的能量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云的种类、尺度、结构特征及其演变严重影响着大气辐射,从而影响着大气温度的变化.
使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云图资料、武汉和荆州多普勒雷达资料以及地面自动站资料,针对2011年6月17~18日发生在湖北中东部地区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和中尺度分析,得到:(1)暴雨是在有利的大尺度背景条件下,在特定的地域触发产生的,干冷、暖湿空气在江汉平原和鄂东剧烈交汇触发产生这次大暴雨过程;(2)中尺度对流云团有单一云团型、合并型和急剧发展型
人工影响天气的学科基础是中小尺度动力学和云降水物理学,是伴有强相变、含多相粒子群的湿空气中小尺度动力学.为此在处理中需要注意下列几个特征:1.静力与非静力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应当是非静力,因为满足静力近似的条件有三个,即几何条件;适应尺度条件;运动特征时间.这三个条件中的后二个,都是与运动环境大气的层结有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