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廓内动脉胸内段与心内注射位置关系的标本考察

来源 :第五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测左侧胸廓内血管与左侧胸骨边缘的距离,探讨左侧胸廓内动脉胸内段与心内注射进针的关系.方法:解剖25具成年尸体(男18例,女7例)胸前壁,在左肋间,共25侧.用游标卡尺(精确到0.02mm)分别测量左侧胸骨边缘最凹点与正中线距胸廓内动静脉水平距离.结果:胸廓内血管自上而下逐渐远离胸骨缘.结论:右心室心腔内注射穿刺点应定在第四或第五肋间隙靠近胸骨左缘处是安全处.
其他文献
唐代医家孙思邈精通道、佛之学,广集医、道、儒、佛诸家养生之说,给合自己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著成养生专论.不仅在《千金要方》中有大量养生论述,还著有《摄养枕中方》,内容丰富,功法众多,在我国养生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在养生学方面的贡献,大致有五个方面:第一,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以此为养生原则,提出了“养性”之说。第二,奠定了我国食养学的基础。第三,强调房中补益。第四,
文章主要阐述了和谐家庭对身心健康的有利影响,不良家庭环境对寿命的不利影响。提出了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健康长寿的理念。只有满足老年人心理生理层次的需要,才能使他们健康长寿,享尽天赋之年。
养生之道根本在于道法自然,文章从起居养生、饮食养生两个方面进行论述。起居养生主张气血、五脏、脉象与四时相应。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出发,来研究人体的生命现象,从而揭示出人体生命活动与四时的密切关系。饮食养生主张饮食有节、五味调和。强调饮食定时、定量、合理膳食才能满足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基本要求。综上所述,只有自觉遵循自然法则,才能够真正的运用养生之法己延年益寿、保养生命。
文章首先讨论了道家武学养生文化—青城武术,顺应时代,化繁为简的传承模式。其次,推广青城太极,传扬道家哲学,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意识,对人们健康具有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青城太极助推都江堰发展康体养生旅游。
文章通过中医九种体质与养生的论述,基本阐明中医九种体质的阴阳属性、基本特征、主要症状,地区易发生性、发生率;明确各种体质饮食宜忌,运动特性,适宜人群.体现中医整体观及辩证施养的思想.九种体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通过阴阳调整,达到阴平阳秘.
在实验中发现1例左侧肾血管变异的标本,有关肾血管变异的临床报道资料比较多,但肾血管变异,对于临床应用至关重要,本文进行报道:标本来源于长沙医学院人体解剖学实验室,为一老年男性标本.标本保存完好,表面结构较为完整.采用人类学非测量性观察和体质测量法,对比相关解剖结构进行综合考察,参照《中国人解剖学数值》对比分析.
智齿伏生与阻生多见于青少年时期的临床资料,而老年多元性智齿伏生与阻生现象确少见报端.本文报告如下:男性,58岁,因牙痛来院就诊。发现为牙龈炎,采用非测量性考察方法对其口腔数字扫描影像分析研究,合该例资料综合分析,该属于老年性(偏老龄)多项智齿发生、发育畸形。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性别头部标本的鼻部鼻甲测量,丰富中国人体解剖数值,同时为临床进行鼻部移植提供参考数值.方法:①20例完整成年尸头标本,对其上中下鼻甲的矢状位和冠状位进行解剖学观察与测量,分别记录其上下缘,长宽高.②20例成人标本,以鼻前棘为标志点,测量鼻前棘与中鼻甲前缘顶点、与中鼻甲前缘与中鼻甲下缘移行处及与中鼻甲基板中点间距离,并以鼻腔底部为水平面测量其与上述三条测量线所成的夹角.
针刀起源及其原理针刀源于古砭针、古九针,现在一般认为镵针为针刀的原型.至1976年朱汉章发明小针刀后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针刀医学.其治疗疼痛疾病的机理以及治疗点的选取以《黄帝内经·灵枢》经筋第十三中提出的"以痛为腧"为中心.本课题提出以针刀穴位治疗胃脘痛,在治疗方法上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有望推动针刀治疗内科杂症的临床推广,同时也有望为胃脘痛的治疗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也有望
目的:观察寰椎并测得相关参数,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提升医学生的科研能力.方法:用游标卡尺(精确度0.02mm),采用3次测量后取平均值记录,测量我校解剖学实验室标本库中30例干燥成人寰椎标本的相关参数;包括:寰椎前弓长度、前结节横突孔间距、后弓内侧半距、后弓外侧半距、后弓厚度、侧块横径、侧块前后径、横突孔前后径、横突孔左右径.结果:寰椎前弓长度17.30mm、前结节横突孔间距25.8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