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期以及体育事业的上升期,全国民众对于体育赛事信息的渴望是空前的,对于高质量体育节目的需求是刚性的,在电视还远未普及的岁月,体育广播节目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黄金年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体育类节目正式开办于1955年4月,最初的节目名称为《体育谈话》,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档、同时也是新中国第一档体育类广播专题节目。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这档节目的名称几经变化,播出时长和频次也经过了多次调整,在经过"文革"期间5年零3个月的停播之后,最终定名为《体育节目》。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第三届全国体育运动会1979年9月于北京举行,这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正式进入了健康发展的历史时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体育报道也由此逐渐进入了辉煌时期,《体育节目》的播出频次也由1972年的每周广播3次逐步增加至1979年的每周广播12次。至1987年,应广大听众要求,《体育节目》又进一步增加至每天三次,形成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天早、午、晚都有体育节目的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主流媒体的体育广播在"八十年代"发挥了"先声夺人"的时效优势和符号优势,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丰富社会生活、鼓舞社会士气、宣传拼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体育节目》更是以其突出的现场感与时效性,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中国体育广播的标杆与典范。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教部体育组最早的成员之一,陈文清曾说: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体育报道在我们国家的体育发展和人民生活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而在这段"无可替代"的岁月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体育部以图书出版为主要形式的跨媒介传播行为作为一个颇具研究价值的观察点,同样值得关注和进一步探讨。本文选取这一时期央广体育类节目以图书出版为主要形式的跨媒介传播行为作为研究切入点,对其由节目专题以及外延活动衍生的图书出版活动进行回望与再现,笔者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体育部"以及上文提到了央广体育记者为"作者"、或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体育""央广体育""体育节目"作为"关键词",在"读秀网""超星读书频道""国家图书馆数据库""孔夫子旧书网"等图书数据库进行检索,将时间范围框定在1979至1990年的区间之内,检索得到《国际象棋讲座》《健身、键心、健美:慢性病与体育疗法》《山外有山:世界体坛采风》《体育竞赛常识讲座》《不灭的亚运之火》《难忘的瞬间:中国体育四十年》等图书出版物。经过梳理不难发现,无论是官方或个人主导,在"八十年代"末期,《体育节目》各个板块形成了有声广播与纸质图书一一对应的关系,一方面,《体育节目》为图书出版提供了内容与素材,另一方面,图书弥补了广播非可视化的局限、拓展了广播节目传播的周期、掘进了节目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双方是"八十年代"广播与图书优势互补的成功范例。总体来看,央人民广播电台体育类节目在"八十年代"看似无序的跨界图书出版,呈现出了一个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布局完整的出版阵列,在后世诸多回顾性史料文献中,相关图书的出版事况曾不止一次被提及。在2016年"中国之声"重启广播体育类节目《决胜时刻》的背景之下,对这些图书出版往事的回望与再现对于找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体育节目》在"八十年代"的跨媒介传播范式具有显见的价值,同时也能够对当下复杂媒介环境下广播体育节目传播策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与启示。图书作为媒介发展史中最为传统也最具生命力的媒介形式,在每一次科技革命带来的传播手段变革中,都在不断汲取新兴媒体的优长以完善自身,进而很好地与后起媒体进行融合。如今,在信息化进程中,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部门已经从传统产业分立走向以数字融合为基础的三大产业融合,传统工业时代以生产方式塑造的固定化产业边界已经趋于模糊,可以说,未来广播与"互联网+"赋能下的新兴出版业进行融合已经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即使仅就传统纸质图书而言,图书仍能够以其内容的权威性、便于保存与取阅等特点,成为广播节目更好建立用户粘性和认可度的助攻手。体育广播节目可以借助出版行业举行新书发布、举办体育名人签售会、体育读者俱乐部等线下活动实现线上线下影响力的拓展,使节目本身的传播范围向纵深发展,增强节目的品牌效应和主持人的影响力。应该说,传统广播仍然有必要坚持探求与出版业的融合之路,借助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在媒介融合不断书写新注解的当下,一方面,体育广播需要坚持指向人类听觉体验的声音主体性,摆脱依附性的他律状态,实现广播的主体性确证;另一方面,体育广播仍需以求新求变的态度谋求创新与突破,尝试更具适配性的广播体育内容跨媒介传播,力求在时代变革的潮流中站稳脚跟,用电波传承体育精神不屈基因,用声音记录体育赛事经典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