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推迟抽穗水稻插入突变体中突变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来源 :2011年植物衰老与作物采后生物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_c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高原夏菜是兰州市蔬菜发展的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较大.蔬菜产业的发展给种植户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数以万吨的废弃菜叶,产生废弃菜叶最多的是花椰菜、甘蓝、大白菜,有30%-70%属于废弃菜叶,仅在榆中县其资源量每年达100万"鲜重)以上,这些废弃菜叶如不能妥善处理和有效利用,不仅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蔬菜废弃物作为一种特殊的秸秆资源,其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
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是一种入侵性极强的外来杂草,现正在我国南部地区迅速蔓延并造成严重危害.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的氮浓度(0.05、0.10、0.20、0.40、0.60 g/kg)对飞机草植株形态、结构、生物量分配与生长特征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随着氮浓度的上升,飞机草的分枝数量、分枝长度、总叶面积、生物量显著增加;叶面积比、叶根比显著增加,但比叶面积的变化不
目前对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探讨了农业生态服务功能计算的新方法,并实际计算了广东省佛山市的农业生态服务功能.本论文的主要结果如下:本研究为解决生态服务的经济外部性问题,使农业生态服务与农业经济产品能够统一核算,建立了操作性好的农业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新方法.农业生态服务区可以分为物质型生态服务和非物质型生态服务.物质型生态服务包括经济产品和生态产品,其中生态产品又可以分为自然资源类
为探明不同土壤质地层次对花生产量和肥料利用的影响,在清丰县夹粘砂壤土、普通砂壤土和通底砂砂土上部署了花生不同氮(0、90、180kgN/hm2)、磷(0、90、135、180kgP2O.5/hm2)肥料配施增产增效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配施对花生生长发育具有积极影响,不同生育期不同肥料配比花生单穴分枝和株高均高于对照,其中单穴分枝初花期增加1-7枝、盛花期增加1-10枝、盛果期和成熟期增加1-9枝,
为探明丘陵旱地中低产田区土壤培肥和玉米高产配方施肥,在禹州旱岗地上开展了玉米氮(0、90、180、270、360kg/hm2)磷(0、135kg/hm2)配施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氮磷配比对改善玉米生长发育具有积极效果.单施氮肥,玉米株高随施氮量量增加而增加,在180kg/hm2纯氮时达到最高,穗长、有效穗长、穗粒数和粒茎比则以270kg/hm2纯氮时达到最高;百粒重则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配施13
通过太湖地区绿肥还田与不同用量的无机氮追肥配施小区试验,研究了水稻苗期、分蘖期和抽穗期田面水氮素不同形态的变化特征、径流损失及水稻产量。结果表明:绿肥还田后,水稻苗期田面水中总氮浓度出现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总氮浓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是有机氮浓度的增加,而无机氮浓度几乎没有变化;分蘖肥和穗肥施用后,田面水氮素浓度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升高,田面水总氮和有机氮在施肥后第1天达到最大,随后快速下降,而无机氮在施肥
三峡库区长期以来人地矛盾突出,而蓄水和移民搬迁又使土地资源进一步降低,同时过度开发引起的土壤肥力降低和生态退化问题也日趋严重.通过布点调查和取样分析,对三峡库区秭归县水田坝乡区域不同海拔高度和农业土地利用管理方式下土壤肥力状况及其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山地农业耕作已普遍采用梯田进行保护性利用,海拔600~700m区域主要开辟为脐橙园,700~900m区域山地主要种植常规作物,
Carbon isotope discrimination (△) has been proposed as indirect selection criterion for transpiration efficiency and grain yield in wheat.However, because of high cost for △ analysis, attempts have be
为了研究沙区农田长期耕作对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选择科尔沁沙地免耕、耕作3年、10年和20年4种类型农田为研究样地,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不同类型农田生境中土壤性状与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运用相关关系分析法揭示土壤动物多样性与沙区农田土壤环境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沙区农田耕作时间对土壤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耕作20年农田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它3种农田类型(P<0.05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genetics of dark-induced senescence in winter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 a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in a doubled haploid population, developed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