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结构及其节点连接方式的研究

来源 :2018年(第三届)京津冀高校建筑与土木领域研究生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sr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制装配式结构作为建筑结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凭借其高效率、高质量、高环保、高效益等优点有望取代现浇结构,实现建筑工业化,本文在预制装配式结构及节点连接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预制装配式结构的连接方式,介绍了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及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节点连接,探讨了预制装配式结构节点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剪力墙结构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建筑物中.本文采用ABAQUS分析软件对剪力墙结构进行低周反复加载模拟,对现浇式和装配式两种连接方式的剪力墙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和研究.通过模拟得到了两种剪力墙的滞回曲线,装配式剪力墙构件的极限承载力较现浇式剪力墙略高,说明装配式剪力墙具有较好的抗震和耗能能力.通过对位移延性系数的分析得到两种剪力墙构件的延性系数相近.两种剪力墙构件相比,装配式剪力墙
山区高速公路地质条件复杂、路段设计参数众多以及各种不确定行车因素等特点,导致高速公路路段风险性难以进行系统科学评价,本文提出结合组合赋权和三角白化权函数聚类的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山区高速公路路段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路段风险性评估的5个评价等级.采用灰色关联理论和信息熵通过组合赋权确定了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对照评价等级确定了聚类灰类和基于中心点的三角白化权函数,运用灰色聚类理论构建了路段风险性评
圆形钢筋混凝土筒仓属于典型的圆柱薄壁结构,由于其仓壁受力复杂,在设计时对筒仓贮料荷载考虑不周等因素,安全性很难得到保证,且很多筒仓由于结构老化、钢筋锈蚀、地震作用和施工不当等问题发生混凝土剥落、裂缝过大和承载力不足等问题.针对某钢筋混凝土筒仓承载力不足和仓壁裂缝,对该筒仓进行现场勘察并检测,对其可靠性加以鉴定并对筒仓受损原因进行分析.
目标跟踪是当今智能信息处理的研究热点,智能信息处理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重视,与之相关的应用也得到发展.视频物体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热门话题,在很多实际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对目标跟踪的具体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在运动模型部分简单介绍了几种,如均值漂移、粒子滤波和卡尔曼滤波,还有基于特征点的光流算法等,在观测模型部分介绍了产生式和判别式模型;接着介绍了几种跟踪效果较好的跟踪方法;在本文结尾,总
本工程位于山西省中部某县东南,场地含有湿陷性黄土,湿陷性等级为一级.为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施工工期要求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地基处理采用强夯法进行加固处理,以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同时该场地地形复杂,整平后形成高挖填方边坡.为了防止边坡失稳,对边坡进行边坡支护设计.运用Flac3D软件对边坡支护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得出的结果与其他方法计算的数值相符合,验证了边坡支护方
制作预应力混凝土模型试验梁(即PC梁),利用声发射装置记录其在3点弯曲荷载下整个破坏过程的声发射信号,并在研究了声发射振铃计数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基础上,采用频谱分析对声发射全波形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以全波形声发射信号的振铃计数为依据,通过对时域和频城内信号的振幅、频率特征和构件破坏过程的比较,初步获得了模型试验梁破坏过程的声发射信号的参数特性,发现全波形声发射信号能够实时反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破坏
GFRP型材是一种自重轻、抗腐蚀性能好、强度高、抗疲劳性能好的材料,将其与混凝土进行组合,可以得到同时兼具强度高、自重轻、抗腐蚀性能好的构件.大量的科学工作者对于这种组合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数据以及结论,对于GFRP—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过程中同时存在着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如GFRP与混凝土界面处理问题,需要对该组合结构的不断探索,以期充分利用该组合结构的优点,将
针对在役隧道结构的多种失效模式及可靠度随时间变化的问题,将时间作为可靠性分析的重要变量,进行基于抗力衰减控制、最大裂缝宽度控制和混凝土碳化深度控制的多种失效模式可靠度研究.将各失效模式视为串联,建立了基于概率故障树的在役隧道结构服役期内时变可靠度分析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某在役隧道的可靠度分析中,通过将时间离散化,分别求得了结构每10a在单一失效模式和综合失效模式下的可靠度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服役时
为探讨蒙华铁路北段路基基床铺设改良土前后动力响应变化情况,论文通过FLAC3D建立三维动力仿真模型,对铺设改良土前后路基表层沉降位移、竖向振动加速度以及基床部位竖向动应力衰减规律进行了对比讨论.结果表明:经过改良后,路基顶面最大沉降值比路基未加固时降低了约26.16%;路基表面最大峰值加速度减小,A、B测点之间衰减幅度增大;沿路基深度方向经改良后动应力均减小,基床表层处动应力减小约14.9%.
通过开展3种排距下的旋喷桩加固桩板墙桩前软弱地基的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分析桩板墙的特点,研究不同排距的旋喷桩对桩板墙的整体抗滑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旋喷桩加固增强了桩板墙的悬臂承载效应,有效限制了桩板墙的桩身变形;桩板墙桩身弯矩在滑面附近位置较大,且最大弯矩位于滑面以下5cm左右;旋喷桩排距较小(即6cm)时,旋喷桩显著提高了桩前地基土的侧向抗力,对桩间土体的“楔紧”作用较强,使桩板墙能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