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式低温超导磁选机对高岭土、长石以及粉煤灰除铁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全国非金属矿专委会成立大会暨2016中国非金属矿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qd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潍坊新力超导磁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往复式低温超导磁选装备用于部分非金属矿除铁提纯,简述了该设备的磁选机结构、高梯度超导磁体以及分选系统.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电磁选机相比,经过超导磁选机分选后的非金属矿精矿产品铁含量都有明显的降低,且适用于多种非金属矿.通过实验证明磁场强度是导致超导磁选优于电磁选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多轮次蒸汽吞吐稠油井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开发效益差、井筒沿程热损失大、水平段动用不均衡、供液能力差等问题,从转变热理念、保障热需求、控制热散失、提升热利用率四个方面入手,开展了稠油蒸汽吞吐一体化开采技术的研究工作,有效地提高了注汽质量和热利用率,优化了注汽量,提升了开发效益,在现场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改善多轮次吞吐稠油井的生产效果,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实践经验,实现了提质创效的目的.
英雄滩油田大35-斜20块含油面积4.62km2,地质储量739.58×104t,标定采收率18%,可采储量133.13×104t.主力含油层系为沙二段,孔隙度平均25.9%,渗透率平均193×10-3μm2,地面原油粘度14236mPa.s.相对于其它稠油油藏,具有原油粘度高、孔渗低、易出砂、泥质含量高的显著特点,开采难度极大.本文通过对大35-X20块精细地质基础研究,深入分析区块开发效果及剩
单10-斜122块含油面积0.84Km2,地质储量160×104t,属地层—构造特稠油油藏,目的层为馆陶组,2015年投入开发,单井设计产能6t/d.区块存在敏感性强、层间和层内非均质性严重、南部受边底水影响大等矛盾,开发难度大.投产工艺共配套了全过程油层保护技术,拟压裂防砂、一次性充填防砂、分层防砂、高饱和充填等防砂技术和环空隔热、一体化管柱、分层注汽技术.目前区块28口井全部投产,累产油5.5
草33区块油井受储层薄、非均质性强,吞吐轮次高等影响,水平段动用不均衡、汽窜严重,严重影响开发效果.2015年以来通过实施井筒注汽筛管优化配置、储层氮气泡沫调剖、井间同注同采的蒸汽流场调整技术,有效的提高了热利用率,提高了水平段均匀动用程度,改善了开发效果.
噶尔盆地西缘春风油田属于浅层超稠油油藏,由于原油黏度高、埋藏浅、地层温度低、天然能量不足,油藏流体不具有流动性.常规开发采用稠油HDNS(水平井+降黏药剂+氮气+注蒸汽)开发技术.为探索后期接替技术,2010年选取井组进行水平井蒸汽驱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利用监测技术,认识油藏变化特征及为蒸汽驱技术调整提供重要依据,为水平井蒸汽驱试验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奠定重要基础.
纯梁采油厂稠油油藏主要分布在高青和金家油田,储层具有渗透率低、层薄、泥质含量高的特点,前期常规防砂工艺投产的稠油井产量递减快、热采周期短、开发效果差.针对该类稠油油藏的开发难点,纯梁采油厂自主设计实施了压裂防砂工艺,结合纯梁采油厂低渗稠油油藏的特点,对压裂防砂工艺进行了优化改进,并在通38-10等区块稠油井上实施,取得了显著的增产、防砂效果.
J230井区属于新疆九区稠油齐古组油藏,该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油层薄,天然能量低.随着吞吐油井生产轮次增高,油田步入中、后期开采时代,储层物性发生剧变,含油饱和度大幅度降低,剩余油分布复杂,地层压力低,高含水井逐年增多,开发难度剧增,油田采油速度和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1995年开展了注氮气辅助吞吐的矿场试验,应用实践表明,注氮气后可以有效补充地层能量,延长吞吐生产时间,提高回采水率,改善稠油热采
新疆油田中深层稠油开展工厂化钻井技术攻关,在吉7井区共计部署14个平台161口定向井,最大平台43口井,平台井部署规模在新疆油田尚属首次;采用"直-增-稳"、"直-增-稳-降-稳"轨迹设计方法,配合轨迹控制方式,实现轨迹精细控制;配备车载钻机,实现钻机井间快速搬迁;进行钻井液重复利用攻关,实现钻井液统一处理和集中维护,钻井液重复利用率达到50%.通过工厂化钻井作业,占地面积将至原部署方案的3.9%
从影响新疆油田百重7井区稠油热采注汽管道保温效果的关键环节入手,针对稠油热采注蒸汽管道的特殊需求及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出发结合现场实际应用情况,采用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保温技术对注汽管道进行节能技术改造,降低注汽管线热损失,提高管线保温效果.
SAGD技术已成为国际上超稠油开发的一项关键技术,详细了解SAGD过程中水-水蒸汽-油的动态变化过程对于合理确定SAGD过程总注汽量、注汽时间等参数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采用FLUENT软件对SAGD过程中多相流动、多种热交换、微细多孔介质于一体的复杂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单纯简单启动过程和以对流换热和导热并存的换热方式的压差启动过程.计算结果表明:纯导热的情况下,两井筒之间的温度升高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