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冬季南极磷虾群昼夜垂直移动方面的知识可为其渔场形成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并为其越冬策略研究提供参考。基于2013年冬季南乔治亚岛南极磷虾渔业调查期间收集的相关数据
【机 构】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13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季南极磷虾群昼夜垂直移动方面的知识可为其渔场形成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并为其越冬策略研究提供参考。基于2013年冬季南乔治亚岛南极磷虾渔业调查期间收集的相关数据,本研究对冬季南乔治亚岛南极磷虾群昼夜垂直移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磷虾群平均深度维持在表层以下100-300m 之间,磷虾群最深出现在日升时分,而最浅则出现在夜间时分;随7-9月份的推移,磷虾群所处水层不断加深。夜间、白天和黄昏时段磷虾群平均深度呈现较为明显的月份差异。白天磷虾群多集中在较深水层,夜间会上浮到较浅水层。
其他文献
北极航行离不开航海图,目前我国还没有出版北极地区的航海图,已经出版的1::30 万比例尺全球航行图基本已覆盖(北冰洋、南极洲附近除外)全球海域,1:100万比例尺航海图也已经
海冰边缘和海冰类型是北极海冰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应用强度比参数确定的阈值可以比较好的区分被动微波辐射数据中的海冰边缘和海冰类型.通过研究海冰和海水的微
南北极海冰是指示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因子,海冰范围作为海冰的主要参数之一,研究其长时间序列变化特征,结合气候数据得出南北极海冰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规律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SMMR和SSM/I海冰索引数据集,建立并分析了1978年11月至2014年12月共36年的南极海冰边缘线长度时间序列.南极冰缘线长度增长速度为19.54±16.31km/yr(p<0.05).每年
南极冰川的流速在南极物质平衡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将SIFT 算子引入传统的基于归一化互相关(NCC)的冰流速提取方法,使其拥有旋转不变的特性.利用此方法,基于Land
中国极地科学考察经过几代人30余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进展,正在由极地大国向极地强国迈进。本报告将用国际国内多尺度多种卫星和航空遥感图片展示我国南北极科学考察活动,包
海浪是影响南北极考察航行安全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由于海浪实况是开展航线海浪预报、提高海浪预报精度的基础和出发点,因此,在穿越恶劣海况的海域时,获取精确的海浪场对于
南极磷虾是南大洋关键物种,其独特的自然生境使其成为发掘特色海洋微生物新资源宝库。本研究通过农业部南极磷虾探捕及南极科考项目实施,采集了南极多海域磷虾样品,对其消化
两极质量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关联,尤其是冰盖融化对全球海平面变化有着直接的贡献.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东南极Lambert 冰川-Amery 冰架系统(LAS)高程变化,利
菲尔德斯半岛具有典型的极地海洋性气候,对该区域的研究,对我们了解极地环境和生态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该区域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较多,而对于潮间带沉积物中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