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发展史略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八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ture_007_007_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漫长的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古代中医护理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古代中医也没有能形成专门的护理专业和护理队伍,然而中医护理的理念、理论、方法和实践都始终贯穿于中医学发展的过程中,在古代中医实践中医、药、护是不分家的,历代医学家集医、药、护多方面医学知识和经验于一身来行医,并在行医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的护理理论和经验,现按中医发展脉络和线索,概括地论述中医护理的发展史略.早在远古时期,中华民族就有了从事医药卫生的传说和记载。春秋战国之后,《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著作的相继问世,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中医护理确定了基本原则。魏晋隋唐至五代是中医药全面发展时期,中医护理也得了全面发展。护理临床各科的逐步形成和完备,例如养生学、病因病机学、食疗护理、创伤护理、服药护理和防疫护理等,或是创立或是深入,中医护理在人们疾病和健康领域都有了涉足,并积累了丰富的临证实践经验。在宋元二朝,中医学进入创新和取得突出成就时期,“金元四大家”和温病学说等极大丰富了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医护理学也因此得到全面深入的发展,如,护理学开始分专科,生活护理有专著出版,出现了管理病房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等,这一时期中医护理学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发展的相当完善,许多中医护理学理论原则和实践方法沿用至今。近代,西方医学大量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医并存和汇通的现象。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学蓬勃发展,这一时期中医护理学走上了发展快车道。首先,中医护理学通过行业协会等平台确立了中医护理的规范和标准,使之有章可循。其次,中医护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建立了本学科的教育和科研体系。再次,强化了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使之后继有人。最后,中医护理学尝试与西医结合,中西医护理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确立和发展。
其他文献
在目前通行的中医教材中,对唐以前(-907)有关淋病用方的探讨较少.而从唐以前的文献记载来看,相关淋病方的数量却并不少,其组方构成与后世淋病方也有密切的联系.为了能从方剂史的角度,更清晰地了解唐以前淋病用方的变化发展以及其与后世方的关系.本文从唐以前淋病内服方的文献记载入手,对唐以前淋病方的用药特点、组方形式等问题做一个简要的分析和论述.在魏晋至隋唐的淋病内服方中,选用滑利清热之性的药物,这与淋病
《妇人规》为明代医家张景岳所撰,是《景岳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景岳在《妇人规·(瘕)瘕类》中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辨治(瘕)瘕时的思想,其思辨过程、治法对于现代临床治疗癥瘕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癥"作为病名,首载于《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并治》中有言:"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挤上者,为癥痼害."在《黄帝内经》中对"瘕"就分别有疝瘕、虑瘕、瘕聚、石瘕等不同地描述
蔡涵清先生生卒年月不详,曾任河北省国医分馆代理馆长、天津市进化国医馆主任,著有《研医笔记按》1部,该书乃蔡涵清先生数十年来研读医学著作的感悟,集中代表了他对中医学的毕生研究成果.蔡涵清先生十分推崇“中气之动,循常达变”。其理论核心在于人体中焦元气的状态,抓住中焦元气运动的规律性,即可以了解中医学理论的精髓。在治法中蔡涵清先生尤为强调补泻治法的区别。在临证治法的选择方面,蔡涵清先生重视中焦脾胃的调理
汉唐文献中虽未提及"产前焦虑症"这一病症名,但人们已认识到焦虑对胎产的影响.本文就当时引起产前焦虑症的原因和所采取的调节方法讲行探讨.研究认为,无论是因妊娠所致的身体不适,或对胎儿的性别、健康、外貌、命运等方面的担忧,抑或是对分娩的恐惧,都能导致产前焦虑症。虽然有些调节方法在今人看来属迷信、荒诞之举,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水平之下,至少对孕妇产妇焦虑心理提供干预,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缓解
自中药作为一种商品而开始在市场上交换,就随之而出现了"药行""药栈",俗称"行帮""棚帮".一些资金雄厚者,有时也囤积某些药材,垄断市场,大发宏财.近代已还,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合作运动的广泛开展,组织农村合作社成为改善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于是,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众多的药材运销合作社,其中有囤货待售、限制生产,试图从源头上对中药材进行垄断者.为此,上海医药界于1934年掀起了一场抵制象贝居奇
隔蒜灸是指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柱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隔蒜灸属于中医外治法,能够将蒜的药效和渗透性以及艾灸的温经通脉作用结合起来,通过刺激穴位,经络的传导,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此方法具有清热解毒、杀虫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瘰疬、肺痨以及初起的肿疡等病症,临床应用广泛.在治疗内科、外科、皮肤科、五官科以及妇科等疾病方面都有很好的疗效。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非器质性病变的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大便性状以及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目前认为:IBS分为4型: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确定型,其中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是最常见的一种.研究表明,IBS是一类具有特殊病理基础的身心疾病。IBS-D属于中医的“泄泻”、“肠郁”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由情志失调、饮食不调、精神抑郁、思虑劳倦导致乜叽,临床表
颈椎病是指由于椎间盘、椎体及其附属结构的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到颈部的神经、血管和脊髓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针灸能够通过改善微循环,提高痛域,消除炎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损伤修复,从而恢复机体功能,改善颈椎病的临床症状.笔者对近三年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认为针灸疗法作为绿色的物理治疗,具有疗效肯定、效果持久、操作简便易行、不良反应小等优点,针刺疗法、针刀疗法、刺络疗法
俞募配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配穴方法,是指将病变脏腑的背俞穴与腹募穴配合使用.人体脏腑之气与俞募穴是相互贯通的,当脏腑发生病变时,常在其相应的俞募穴出现疼痛或过敏等生理反应,应用此法来治疗相应的病症,优势显著,本文总结了近5年来俞募配穴法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中的运用.随着俞募配穴法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多,其疗效也被不断的证实,适应症主要为:慢性支气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正常的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持续性闭经和性器官萎缩,并伴有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升高,而雌激素降低的综合征[1].卵巢早衰从临床表现上看,可归于中医学"血枯""闭经""不孕"的范畴.其最根本的病机为肾虚精亏,中医药以补肾为基础治疗卵巢早衰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的特点.研究指出,在治疗上中医将其辨证为各脏腑功能的失调,通常在治疗方面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