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加快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国务院3号文件和国办49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重要任务,也是天津气象部门面临的一项主要而紧迫的任务。现根据本市气象部门在积极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学习和实践,就进一步发展具有天津特色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作一点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快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国务院3号文件和国办49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重要任务,也是天津气象部门面临的一项主要而紧迫的任务。现根据本市气象部门在积极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学习和实践,就进一步发展具有天津特色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作一点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其他文献
地理过程模拟首先需要对时空单元尺度和边界问题进行界定,本文以5.12地震后安县茶坪河溃坝洪水为例,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探讨:(1) 根据某一具体的地理过程现象,如何针对其时空传播特征选择其最佳模拟时空尺度。(2)地理过程现象的传播速率和传播法则如何根据时空尺度的变化而调整。(3)如何对具体的地理现象界定其研究的边界。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对安县茶坪河堰塞湖溃坝洪水进行了元胞自动机建模与模拟,结果发现
在总结现有消除平三角形方法不足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通过提取平三角形区域特征点来消除平三角形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平三角形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平三角形提取特征点进行顾及水文的曲面内插获取高程值。同时,详细介绍了基于ArcGIS 软件平台的方法实现流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消除不同原因导致出现的平三角形,无需编写程序,运行效率较高,可操作性强,达到了消除平三角形以生成对地形描述更为精确的TIN 的目
基于体素的空间实体邻域表达及拓扑关系细化描述,对于研究模糊边界实体间的空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K6N9-I 模型为基础,提出了栅格场下空间实体的邻域定义和表达方法,将邻近分析与拓扑关系分析相结合,研究了拓扑分析模型的计算矩阵与拓扑关系细化描述的映射规则,定义了12 种含邻近定义的细化拓扑关系及其语义描述;开发了空间实体拓扑关系计算、分析、描述和可视化仿真系统,对实验实体模型的拓扑关系进行了实时
虚拟地理环境是地理学语言在智能化、网络化和虚拟现实表现等方面向前发展的更高级形式,包容了地图和GIS所具有的空间信息表达与传输功能。本文从虚拟地理环境概念、发展简史的基础上探讨了虚拟地理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重要性。
“人地关系”是传统地理学的研究核心,而在现代计算机技术支持下,传统的人地关系演变为“可计算人地关系”,地理学也演变为可计算地理学、信息地理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等都是其演变的典型代表。本文在现代计算技术和理论支持下,从地理问题研究的开放、复杂性出发,发展可计算人地关系,提出“普适地理计算”的概念,指出普适地理计算是与时间、地点和运动状态、甚至是参与者无关的地理计算和地理工作模式。普适地理
为了揭示丘陵地区海拔高程和坡度的尺度效应,本文以典型丘陵地区遂宁市船山区为试验区,以 1:1 万比例的等高线、高程点、河流等数据生成1m、2.5m、5m、10m、15m、20m、25m、30m 的多尺度DEM 及相应的坡度数据。通过对不同尺度下的高程频率分布比较以及不同尺度下的坡度频率分布比较,揭示出高程和坡度的定性尺度效应。提出了用于测定尺度转换精度损失或误差的标准频率差的概念,揭示了高程误差(
为满足目前我国城镇发展对小区域大比例尺测图的航空影像的需求,以大比例尺(1:1000,1:500) 地形图测图为目的,采用中型固定翼无人机平台,搭载非量测型民用数码相机,于和田某区域设立飞行试验场进行航摄试验。在试验场布设大量精确定位的人工地标,对非量测型传感器进行检校标定,进行无人机航摄系统获取的航摄影像平面精度及测高精度的评估,并对系统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使用距离、方向和拓扑关系描述空间关系导致一些空间信息的缺失。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两个面状物体空间几何特征(位置、方位、尺度和形状)的全等性测度它们空间全等程度的方法。鉴于放大和平移能够同样识别两个物体的全等性(即尺度-距离替代原理),放大转型用来度量两个物体在放大并滤去放大效应条件下的最佳叠合水平,并区分各个特征的全等性对空间全等性的影响程度。以美国三个州为例,使用ArcGIS 验证了该方法度量任意两
通过在虚拟地理环境中构建评估模型进行了堰塞湖溃决风险及影响分析的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论文设计了堰塞湖溃决风险评估模型,详细讨论了堰塞体危险性、溃决洪水演进模拟及溃决损失严重性评估、堰塞湖风险等级划分等关键步骤。同时,以四川安县肖家桥堰塞湖为例,建立堰塞湖相关信息三维可视化查询、显示及分析功能的服务系统,开展堰塞湖溃决风险动态评估试验。结果证明,本论文提出的方案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有助
北京枕山面海的特殊地形、地貌,以及大城市下垫面和大气边界层特征,使得北京地区的气象及其次生灾害呈现出频发、突发、局地化和多样化的特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气象灾害对城市安全运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重大社会活动的顺利开展等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和挑战。加强首都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是摆到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气象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