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分子在疾病诊断中的进展

来源 :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15场——临床分子诊断暨第二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体发现的最初,就迅速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自70年代Kohler和Milstein这二位伟大的免疫学家建立了杂交瘤技术和研制单克隆抗体,使抗体的临床运用产生革命性变化。继而采用单克隆抗体发现诸多的表达在白细胞表面的分子,被称之为白细胞分化抗原,CD命名也应运而生。表面分子的发现从白细胞、多种组织细胞和肿瘤细胞,同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一系列生物因子被发现,运用抗这些因子的单克隆抗体,建立多种特异、灵敏的试剂和方法。这些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以抗体为主体的临床诊断主要在:(1)白血病分型和肿瘤的分子病理诊断;(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病理分析;(3)系列细菌和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等。今后更为注目的是抗体药物的研制和临床运用,主要集中在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为肿瘤的靶向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开拓新途径。
其他文献
分子诊断是系统医学到预测医学、预防医学、个性化医学(3P医学)的桥梁之一,随着系统医学的发展分子诊断也从疾病诊断逐步扩展到疾病的预警、疾病的分型、预后判断等,使预防医学和个性化医学成为可能。通过整合和比较生理和病理状态时各种组学研究得到的信息和知识,构建疾病发生、发展生物标志物的动态网络和数学模型,用以设计和制造多参数的分子诊断试剂将广泛地用于个性化医学。学科交叉和技术整合将推动体外和体内分子诊断
会议
目的 用荧光PCR法检测临床标本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mecA,并评价该方法的各项性能技术指标.方法 取经过本院微生物室鉴定的41例MRSA和163例非MRSA细菌,同时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保守序列(Sau)和耐药基因mecA进行检测,分别进行最低检测下限、批内重复性、批间重复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等方法学指标进行统计.结果 经检测Sau和mecA基因的最低下限均为1×103IU/ml;S
及时应对突发传染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重大传染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又不断出现,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引起突发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平时可造成烈性传染病爆发流行,在战时可作为生物武器(biological weapons,又称生物战剂或生物剂)。开发这些病原体的检测试剂对于应对突发传染病的爆发传播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传统的形态学及血清学鉴定技术
会议
疟疾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虫媒性传染病,发展早期、快速、敏感、特异的疟疾诊断方法是疟疾防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研究利用自制的抗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Ⅱ (HRP-Ⅱ)的单克隆抗体3A3和2E7,结合胶体金快速免疫层析检测技术研制了恶性疟快速检测试剂盒.在完成对该试剂的连续三批产品的试生产、实验室评价基础上,对自制恶性疟快速检测试剂(免疫层析法)在海南进行了现场应用研究.采用盲法对照的临床试验
会议
目的 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从复杂的疑似感染患者组织标本中直接快速检测未知病原体。方法 取临床和实验室均不能确诊的病人血液和淋巴组织,进行病毒DNA和RNA的提取,直接用于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将测序结果用于生物信息学分析,与本地化的病毒核酸数据库进行比对,寻找潜在的病毒序列。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3901条序列reads与人内源性病毒K113同源;当使用K113特异性引物对经过DnaseI处理
目的 通过SELEX技术筛选获得结核分枝杆菌CFP10-ESAT6蛋白的高亲和性适配子.方法 构建一个长度为78个碱基的随机单链DNA (ssDNA)文库,以微孔板为筛选介质,CFP10-ESAT6蛋白为靶标,SELEX技术筛选获得CFP10-ESAT6的适配子.用DNAMAN软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酶联寡核苷酸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oligonucleotide sorbent a
2009年在世界范围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爆发了新型甲型H1N1流感,引起全球重视。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在此应急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第一时间研制开发了"甲型H1N1 (2009)流感病毒RNA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为进一步验证研制试剂盒的性能,达安公司在完成对试剂盒的连续三批产品的试生产、实验室评价基础上,与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
会议
在全球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HIV/ADIS、HCV和HBV流行日趋严峻,新型病毒性传染病如SARS等也亦相继暴发。据此,研究开发和使用灵敏、准确、高效的病毒检测技术以求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显得尤为迫切。聚合酶链反应偶联印迹杂交及酶联放大技术是近来在美国研发和使用的一项病毒检测新技术,其HIV/ADIS、HBV和HCV检测技术已获美国FDA认可并已开始在临床推广使用。与此同时,检测SARS以及其它几
会议
目的 人自身抗原U1RNP 70k通常采用组织提取法或原核表达获得,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通过基因克隆技术,首次在毕赤酵母中表达人自身抗原U1RNP 70K,并建立斑点免疫金渗滤法.经检索,国内外尚无相关研究报道.方法 PCR扩增U1RNP 70K基因,与酵母表达载体pPIC9k重组,构建表达质粒pPIC9k-U1RNP 70k.用电穿孔法转化酵母菌SMD 1168,在MD平板上筛选重组克隆,用G4
背景 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中国农村地区妇女的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目前很少.方法 以潮州农村地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妇女为研究对象,确定筛查年龄为35-60岁,在知情同意后,取宫颈脱落细胞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此种方法可以检测13型HR-HPV,包括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8亚型,但不能分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