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全球化趋势下的通识教育

来源 :2006海峡两岸大学通识教育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j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研究的热点。我国所推广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比通识教育要窄,它所体现的是通识教育的哲学观。本文论述了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教育全球化趋势下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学校德育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一大难题.学校德育存在着狭隘的德育观、病态的德育内容、形式化的德育过程等"顽疾",通过借鉴杜威德育思想,可以从"有效参与,形成能力"、"瞄准需要,有的放矢""学科德育,有效路径"摒除。
法律文本意义上的"公民"概念到主体的"公民"身份认同及公民素养的形成需要借助于公民教育.进行公民教育的前提则是明确公民的当代意蕴.通过回顾公民概念的历史演进及其在现当代的主要论争发现,当代完整的公民资格内涵至少包括权利正义的政治内涵和美德正义的伦理诉求两个方面,无论是公民权利还是公民责任,二者缺一不可。
公民教育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入,公民教育问题的研究迅速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反思我国学校公民教育可以发现,公民教育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学校课程内容设置稍显狭窄、课程目标定位不够准确、教学效果显现差强人意.这就需要弘扬传统文化资源、突出公民(学生)权利意识、培育公民(学生)政治参与热情.在新课改时代,我国学校公民教
现代公民是启蒙运动的产物,当代中国教育启蒙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公民,培育理性而自由的人。由于主体性与公共性是公民教育的一体两面的价值诉求,所以当代中国的公民教育不仅要关注公民的主体性人格生成,即作为权利主体的"我"的诞生,还要关注公民的公共性人格发展,即作为关系主体的"我们"的生成.公民教育在在内容维度上,要展开一种从"我"到"我们"的构建:基于自由精神的公民责任教育,基于民族精神的国家认同教育,基于
武汉大学具有教学改革的优良传统,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在全国率先实行学分制,开设选修课,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选修同年级或高年级课程的机会,打破了步伐一致的学年计划,开始了通识教育实践的探索。自2003年起,全面启动通识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以名师领衔,精心设计,搭建了高水准的通识教育课程平台。本文介绍了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理念、目标原则,并就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进行论述。
近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对人才类型需求的改变以及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与吸收,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如火如荼。本文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就如何在课程设置中科学地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如何精心设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等问题进行探讨。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本文结合三峡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的实例,从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就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进行论述。
素质教育发端于教育实践,是教育界在实践中对应试教育和专业教育存在的弊端的反思和应对策略。由于它与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方向一致,一经提出很快就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并成为新教育思想的主流。本文分析了多科性研究型大学素质教育的特点,论述了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就校园文化对学生素质的影响进行浅谈。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呼吁着高等教育加快改革与发展。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逐渐被引入改革范畴,大学通识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越来越被世人所认识,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实践也愈广泛。本文拟对观念制约、政策制约、教育经费制约及人的因素制约等主要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有助于正确认识通识教育,提升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水平,并发挥其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通识教育理念在全世界风靡,中国各大高校也都在进行通识教育改革。在通识教育改革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为核心。通识教育的实施,除了必须有负责通识教育的健全组织和各种资源及经费的保障外,教师的作用绝对不能忽视。要建立一套有利于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的制度,必须获得教师与行政人员要对综合课程进行恰当规划与合作,并建立相应的教师发展计划。本文探讨大学教师发展与通识课程变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