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遗珠:潘渊其人及其心理学思想略评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渊(1892-1974),字企莘,浙江绍兴人.我国近代心理学先驱,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与翻译家.师从著名心理学家、英国心理学会主席、因素分析之父斯皮尔曼(C.E.Spearman)教授以及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吕格尔(J.C.Flügel)教授,并于1930 年7 月凭《情绪和意志之关系:特指享乐论与策动论而言情绪与意志之关系》一文获得伦敦大学文学院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其他文献
无创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对揭示人类大脑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的研究主要通过随机的小样本抽样以及进行简单的组间差异的比较来获得研究结果,而可能的抽样偏差以及个体间的差异往往会导致结果存在特定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因此,通过对大样本行为数据,大脑结构和功能影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寻找数据中存在的行为与行为,行为与脑之间的关系,可以更有效地验证和构建理论模型,揭示人类认知与情绪加工的神经机制。
在现代信息社会,网络作为主要的标志和应用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其负面效应如网络成瘾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在传统成瘾的研究中,心理渴求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成瘾障碍的核心特征,是指个体无法克制的进行成瘾行为的冲动或想要再度重复成瘾行为的主观欲望,具有明显的驱动性指向;渴求感成瘾障碍形成和维持的重要机制,也是戒断失败的主要风险因素。成瘾相关线索是渴求感诱发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物质成瘾
压力源是指能够引起个体压力的事件或刺激.农村留守儿童压力源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农村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面对的压力的来源.本研究对安徽省淮北、宿州、亳州、合肥、芜湖和宣城等6 个城市的中小学校的624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论如下:1.农村留守儿童压力的主要来源为个人方面和情感方面.其次的压力的来源依次为:学业方面、环境方面、社交方面和家庭方面.2.农村留守儿童压力源在性别上未达到显著差异.
脑科学一直试图寻找基于功能影像的生物学标记物,这些努力却受限于刻画个体脑功能差异的可靠性.基于脑连接组学的各种指标尽管表现出较高的重测信度,但是数据获取、实验设计和分析方法等的变异使大部分连接组学结果难于推广.为解决这些问题,国际信度与可重复性联盟CoRR 提出以使用大数据来评估各种指标的信度与可重复性,并将此作为功能连接组学算法研发的基本要求.CoRR 目前综合来自全球18 个研究所的40 套脑
本研究旨在分析农民工创业者如何通过创业学习识别创业机会,为更好的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者成长提供实证依据。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87名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者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创业者创业学习、差错取向与机会识别之前存在密切关系; 创业学习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者的机会识别的预测作用显著。
心理融入是“由个体组成的具有不同文化的各群体进行持续、直接的接触后,双方或一方的原有文化模式因之发生变迁”。农民工的心理融入是指生长在“礼俗文化”中的农民工对城市“法理文化”的接受、认同、适应程度。根据前人研究,本研究采用以下四条作为心理融入的标准。(1)能围绕工作关系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网络;(2)能在一定时间内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扰,不会因此影响工作;(3)对城市和城市人有正确的认知和评价;(4)
目的 探讨高中生物质主义、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水平现状,并分析物质主义在高中生应激水平与焦虑、抑郁症状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取整群取样,使用欲望指数量表(AI-35)、社会支持问卷(SSSA)、自我认知问卷(WIAL)、大五人格问卷—神经质分量表(FFI-N)、多维度青少年焦虑量表(MASC)等,调查409 名北京市高一学生.使用SPSS19.0 对问卷测量的所有变量进行描述统计和差异分析.通过描述
该工作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心理疾患防治研究与示范》之《压力系统模型在家庭评估和干预中的应用研究与示范》分课题的核心内容,也是作者近30 年有关压力(应激)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应用于解读和解决婚姻家庭问题。压力系统模型的要点包括:个体是多因素的系统;群体是更大的系统;系统中的因素交互影响;系统处于动态平衡;认知是关键因素;人格是核心因素。
近年来,氯胺酮成为青少年的主流娱乐性质毒品,滥用现象日益严重.有报道,21 岁以下的氯胺酮滥用者已占所有药物滥用者的61%.大量研究表明短期小剂量滥用氯胺酮造成大鼠记忆功能损伤,而海马是负责记忆的关键脑区.近期研究发现短期小剂量滥用氯胺酮引起大鼠海马CA3 区Caspase-3 表达升高,提示内源性凋亡途径可能是造成海马损伤的原因.青少年时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而长期低剂量使用方式与娱乐场所的氯
个体在对自己进行评价时,总是会做出比实际情况更高的自我评价,这种倾向被称为“自我的正性错觉”(positive illusion of self)。以往的研究发现,即使当个体面对威胁性社会评价时,这种正性错觉依然存在,并会更为强烈。但是,这些研究忽略了自我的复杂性,忽视了文化环境因素在自我评价加工过程所起到的作用,缺乏适用于东方文化的威胁环境下自我评价特点的理论模型。本研究结合自我建构启动范式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