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对车间设备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的保障保养点检以及故障快速处理进行了探讨,目的是对设备保养点检实现电子化管理,以期实现随时随地出在在外查看保养点检状态.同时通过电子化记录处理管理设备维修履历与设备备件,来达到设备故障快速处理,管理信息自动检索提示和故障次数、停机时长、备品安全库存等项目的统计分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车间设备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的保障保养点检以及故障快速处理进行了探讨,目的是对设备保养点检实现电子化管理,以期实现随时随地出在在外查看保养点检状态.同时通过电子化记录处理管理设备维修履历与设备备件,来达到设备故障快速处理,管理信息自动检索提示和故障次数、停机时长、备品安全库存等项目的统计分析.
其他文献
研究了新型预硬化塑料模具钢DT345经不同工艺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该钢的在线预硬入口温度在850-880℃,出口温度≤200℃,再经500~530℃回火处理,可使预硬化后的硬度达到40~43HRC,抗拉强度达到1140-1270MPa,冲击功达到260~270J,具有适宜的综合性能指标,可满足用户高硬度模具的使用要求.
对1.2367钢进行了不同加热温度和冷却方式的淬火以及不同温度回火的热处理等试验,通过硬度检验、显微组织观察、冲击功测试等对比分析方法确定了最佳热处理工艺,分析了相应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其最佳的热处理工艺为1010-1040℃加热油淬,550-600℃回火;相应的硬度50~45HRC,横向冲击功300J以上,可以满足热作模具高温硬度和抗冲击性能的要求.
利用金相显微镜和硬度计进行组织分析和硬度测试,研究了不同退火工艺、淬火工艺和回火工艺对Cr12W钢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为860℃时,组织球化均匀,硬度为240HBW;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碳化物数量减少,当淬火温度为960-980℃时,显微组织细小,且970℃时硬度达到最大值;由于冷冲压模具要求在高硬度状态下使用,因此选择低温回火,经低温200℃回火后硬度为60HRC;Cr12W钢
研究了热作模具钢4Cr3Mo2VNiNbB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采用EAF+LF+VD+ESR工艺可以生产出高纯净度的4Cr3Mo2VNiNbB钢;经淬火回火处理后的钢具有优良的横向冲击及拉伸性能,同时组织均匀,油冷与空冷条件下的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差别不大.
采用75%CaF2-15%Al2O3-10%CaO三元渣系及60%CaF2-20%Al2O3-10%CaO-10%MgO四元渣系进行电渣重熔制备铁基高温合金渣锭,并进行了质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四元渣系冶炼后,合金中Al、Ti元素的烧损严重,夹杂物的颗粒尺寸小、数量少、分布较均匀,电渣锭表面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四元渣系的熔点及电导率较低、黏度较高,但两种渣系的密度相差不显著.
某公司生产的H13热作模具钢在退火后的探伤时发现了缺陷,在低倍检验时发现心部存在微裂纹,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对试验钢微裂纹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钢钢锭在凝固过程中形成了严重的组织偏析,偏析带中大量的脆性Al203、Al203和MnS复合夹杂物,粗大块状的共晶碳化物偏聚产生内应力,这是造成试验钢退火后心部产生微裂纹的原因.
对玻璃模具钢LN17进行了化学成分设计,采用EAF+LF+VOD+ESR冶炼、锻造和预硬化工艺进行生产,分析了其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LN17钢预硬化后,硬度偏差≤2HRC,组织为均匀的回火索氏体组织及少量残余奥氏体,综合力学性能较14Cr17Ni2钢的有很大提高.
研究了固溶冷却方式对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10Ni3MnCuAl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880℃固溶12h油冷后时效40h的工艺,10Ni3MnCuAl钢可以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冲击功可达到25.6J;该热处理条件下的组织主要是板条马氏体、板条贝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采用冷速较慢的炉冷固溶工艺,会促进晶界处碳化物析出,促进M/A岛的产生,进而显著恶化钢的冲击韧性.
利用OM、SEM和冲击试验机等研究了轧后不同冷却方式对10Ni3MnCuAl扁钢显微组织、晶粒度和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采用轧后水冷冷却方式下的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采用轧后空冷冷却方式下的组织主要为粒状贝氏体;水冷得到马氏体组织均匀细小,空冷得到的粒状贝氏体相对粗大;轧后水冷冷却方式下的冲击功达到了19.6~30.5J,比空冷冷却方式下的冲击功提高了2~3倍,同时硬度提高约2.5HRC
当PCB尺寸小于SMT生产线所能加工的最小尺寸要求,将无法使用SMT生产线生产;当PCB上元器件较少(<500件)会大大降低线体的生产效率,所以必须对PCB进行拼板,来满足SMT生产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