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书馆资源、培训、咨询、电脑、个人学习场所、利用频率、满意度等因素是构成学生利用类型的重要影响因子,同时也是促成图书馆利用向学习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不同因素的组合及相互作用构成了不同的学生类型,也对应不同的[利用后收获]。[利用后收获]排第1的是学习组,表现为有目的的利用图书馆资源、培训和咨询,且满意度高的学生类型;利用收获排第2的是图书馆场所和电脑使用组,表现为高频率利用图书馆自习场所和电脑,且满意度高的学生类型;利用收获排第3的是传统利用组,利用图书馆各类传统资源的学生类型,利用收获排第4的是无明确学习目的使用图书馆,且满意度较低的学生类型。满意度是独立影响图书馆利用向利用后收获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利用内容而言,有目的的利用图书馆各类资源和场所比无明确目的的利用图书馆服务向利用后收获的转化效果好。利用频度只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起作用,当学生到馆频率达到每月1次及以上时,利用频度的增加就不会给[利用后收获]带来明显效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通常我们并不很注意把图书馆作为个人学习场所这种利用类型,只是作为图书馆提供的一项附加功能。一旦存放空间不够,多数图书馆会先考虑减少自习场所,以减轻存放的压力。这会直接减少把图书馆当做学习场所的读者的到馆率,并减少了他们图书馆利用向学习成果转化的可能。单独利用图书馆场所时,与利用收获关联不大。但其常伴随无目的的浏览行为,这也与学习成果的转化有很大关联,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