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取代的吡啶,乙酰丙酮,溴乙酸乙酯等为起始原料,经肼基化、环合、水解、酸化、缩合等一系列反应,合成了中间体取代的吡啶联吡唑乙酸,又以该中间体为母体结构,根据活性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取代的吡啶,乙酰丙酮,溴乙酸乙酯等为起始原料,经肼基化、环合、水解、酸化、缩合等一系列反应,合成了中间体取代的吡啶联吡唑乙酸,又以该中间体为母体结构,根据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分别将其与取代苯胺等结构单元进行拼接,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生物活性较高的吡啶联吡唑乙酰胺类化合物1a~1z,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通过1HNMR进行了表征,部分化合物的结构通过MS、IR进行了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0 ppm的浓度下,通过盆栽法进行测试,化合物1c,1d,1k对白粉病菌的防效达到95%;在进一步的初筛试验中,在25ppm的浓度下,化合物1c,1d,1k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为10%。
其他文献
比较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噻虫嗪、环氧虫啶和呋虫胺等6个新烟碱类杀虫剂生物活性,以褐飞虱和茶二叉蚜为靶标,进行了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为科学合理应用该类杀虫
根结线虫分布广泛且危害严重,已成为近年来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重点。本文阐述了3种微生物源生物农药防治根结线虫的作用机理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并重点突出在防治根结线虫方
吡虫啉在农作物上的长期广泛使用,使残留问题日趋严重,为保障消费者健康,必须加强吡虫啉残留的检测.传统仪器分析方法耗时长、成本高,因此亟需一种快速现场检测分析方法.
噻嗪酮作为一类昆虫生长调节剂,长期被用于稻田稻飞虱防治工作中.由于使用时间较长,稻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已经较为严重.但是,在相当长一个阶段内,噻嗪酮仍旧是我国南方一
[目的]研究磺酰磺隆原药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和最大无作用剂量.[方法]根据我国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按0、62、250、1000剂量开展90天试验.[结果]62、25
以乙酰丙酮,溴乙酸乙酯,2,6-二氯吡啶为起始原料合成,经取代、肼基化、环合、水解、酸化、缩合等反应得到吡啶联吡唑乙酰基类化合物B1-9.其所有结构经1H NMR表征,部分化
酰胺类杀菌是一类重要的杀菌剂。多数酰胺类杀菌剂是基于线粒体呼吸系统的抑制剂,通过与琥珀酸脱氢酶(SDH)上的泛醌还原位点结合,阻断三羧酸循环,抑制真菌的呼吸致其死亡。
基于植保无人机作业的快速发展,专用药剂基本处于空缺状态的市场背景下,采用常规农药制剂产品+飞防助剂的组合形式是目前实现无人机施药的主要手段。本文研究了飞防助剂在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建立了五氟磺草胺在水稻植株、稻田土壤、田水和糙米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结合田间试验研究了五氟磺草胺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残留特性,并初步对五
含二氟甲基基团表现出优异的生物活性,使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二氟甲基化试剂的性质,可以分为亲核二氟甲基化试剂、亲电二氟甲基化试剂、自由基二氟甲基化试剂、偶